趙嘉偉+丁玲
摘 要: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企業生產部門組織結構也不斷得到完善。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生產部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公司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生產部門在工作時,通常具有連續性的特點,當生產部門管理出現問題,就會中斷實際生產,影響實際生產進度。生產部門由于負責生產的產品不同,可以將生產部門進行分類,各個生產部門存在相互配合的特點。生產部門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組織結構進行結構化管理,提高組織部門的生產效率。
關鍵詞:企業;生產部門;組織結構
企業生產部門在進行管理時,使用結構化管理能夠促進企業戰略的實施。使用組織結構對企業進行管理優化,能夠提高企業內員工的凝聚力,完善企業的發展。有紀律的生產團隊,能夠高效的完善企業制定的生產目標,促進企業的發展。當組織結構的類型和實際生產部門的特點不相符,會影響生產部門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戰略的制定需要根據市場變化特點進行,市場變化存在復雜性,因此不同市場下的戰略需要配合不同的組織結構類型。本文通過分析組織結構的優勢和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結構,研究如何優化企業生產部門的組織結構。
一、企業生產部門的組織結構重要性
1.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運用
組織結構化的企業管理,能夠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運用。組織管理的有序性,能夠根據企業制定的生產目標以及發展戰略,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通常企業有職能、研發、生產以及市場部門四類,具有不同的分工,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若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四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存在缺陷。例如市場部門不能及時完成市場調研,導致研發部門不能及時根據市場需求研發新的產品,對后期產品的生產銷售有不利影響。合理的組織管理模式,能夠改變辦公效率,提高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和配合。
組織結構化的管理模式,能夠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調動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根據生產目標的實際特點,將目標細化到不同的員工,根據員工的特長進行實際生產,使企業人力資源得到優化,避免出現部分員工沒有工作任務,而部分員工工作壓力較大的矛盾現象。
有規律的組織結構,能夠使企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企業資源優化配置,避免實際生產資源出現短缺,影響實際生產效率,也能夠避免企業掌握較多的待生產資源,使企業發展滯后。
2.使企業管理更為合理
生產部門組織結構化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使企業管理更具有科學合理的特點。組織結構化管理一般具有層級化管理的特點,層級化管理依據是領導層提出的生產發展目標,管理人員將領導層的目標及時傳遞得生產部門,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開始進行項目的發展。
組織結構化的生產部門,設置部門管理人員,在企業生產部門較大的情況下,將生產部門劃分多個生產小組,管理人員負責生產小組整體的管理,由小組管理人員負責組內項目生產計劃。根據小組內負責生產項目的特點,可以在小組內進行細分,優化生產部門的管理配置。企業進行管理時,由于企業職工較多,領導層無法對企業每一位員工進行管理,這時組織結構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對每一位員工進行管理,提高企業對員工的管理力度。在使用組織結構化的管理模式時,可以將員工的職能進行明確和細化,使每位員工都能夠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能夠認真有效的完成職責。在生產技術方面,企業組織管理能夠促進技術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夠促進技術人員生產技術的完善,使更多的員工掌握有效的生產技術。
二、企業生產部門幾種組織結構分析
1.項目型組織結構
項目型的組織結構是指發展戰略部署按照項目要求進行,為了促進項目達到的經濟收益,項目型的組織結構能使生產部門每個工作人員了解企業制定的發展戰略,清晰的發展目標能夠促進企業員工工作潛力;項目型組織結構還能夠提高員工學習能力,使員工能夠快速的接受既定的生產目標,使用新的生產方法投入生產。
項目型的組織結構能夠對所有的生產項目進行積累,同個對多個項目生產發展的數據進行分析,能夠得到新的發展決策促進企業發展。項目型的組織結構要考慮消費群體,以及產品本身和員工以及理論知識等四個方面,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一定要考慮產品針對的消費群體。
但項目型組織結構存在一些缺陷,影響企業實際生產。項目負責人提出的生產目標不清晰,員工對于企業的發展計劃不明確,實際生產效率就會下降。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員工錯誤的理解發展目標,生產的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影響企業的經濟收益。由于生產目標不明確,管理人員在組織管理時,會出現管理分歧等問題,對實際生產質量有影響;項目部分的管理人員,由于對發展目標的理解出現分歧,造成管理過程中,不能統一發展計劃,使企業發展出現滯后的現象。
2.矩陣型組織結構
矩陣型的組織結構是職能和項目的混合組織類型,能夠改進職能型組織結構和項目型組織結構存在的缺點。矩陣型組織結構能夠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通常企業在制定發展目標并投入生產之后,是由多個不同部門的員工臨時組建的生產小組,臨時組建的生產小組能夠發揮組內員工的特長,提高項目生產效率,同時不影響其它項目的生產進度,對企業整體發展有積極作用。
矩陣型組織結構直接設置專門負責企業項目生產的管理人員,能夠對項目生產的過程進行科學的監督管理,當出現不符合生產目標的現象時,能夠及時解決和處理。矩陣型組織結構由于設置了專門管理生產的人員,管理人員能夠接受客戶以及員工的投訴意見,不斷完善公司的發展。投訴意見的接收,能夠配合市場部的調研工作,使產品設計更符合市場需求,同時職能部門根據員工的意見,能夠改進現有的組織結構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但矩陣型組織結構存在一些缺陷,影響實際生產效率的提高。矩陣型的組織結構信息資源由管理人員掌握,對于項目管理和職能管理人員之間的權利無法達到平衡狀態,造成兩個管理部門的生產組織矛盾,例如某個項目管理人員安排的生產計劃,不符合公司職能管理的要求,兩個管理人之間就會出現沖突,不利于公司凝聚力的形成,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
3.混合型組織結構
混合型組織結構是指組織結構結合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組織結構的特點,制定的新的生產組織結構。常見的混合型組織結構結合了矩陣結構和業務單元結構的特點,制定生產計劃時,能夠根據市場需求以及客戶群體的特點制定產品。不同的產品有獨立的業務單元,因此在實際生產銷售中,能夠提高生產質量,提高銷售量。
混合型的組織結構能夠使事業部在產品生產中,擁有控制權。集權的管理方式能顧提高員工生產積極性以及認真態度,能夠平衡企業其它部門和生產部門的關系,促進企業的共同發展。混合型組織結構由于具有業務單元的組織特點,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注重對產品的績效管理,產品績效提高,能夠提高產品帶給企業的經濟利益。同時產品的銷售率等指標的增加,能夠擴大市場份額,促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事業部集權控制的特點,還對產品生產的財務進行有效的控制,對產品生產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能夠控制生產時,產品的成本支出,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產品利潤。
混合型的組織結構雖然具有一定的管理優勢,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影響企業組織結構的發展。混合型的組織結構使用多種結構的管理特點,由于各個部門職責不同,造成實際組織結構出現差異和混亂,影響企業之間的發展。使用的組織結構類型較多,需要安排的管理負責人員較多,對企業人員規劃造成一定的負擔。
三、企業生產部門優化組織結構有效措施
1.從人員入手
從人員入手,能夠優化企業組織結構的有效措施。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夠提高企業生產部門的管理效率。首先應該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這樣在企業制定發展戰略之后,員工能夠快速凝聚在一起,以公司目標為個人發展目標,推動公司目標的快速實現。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凝聚力,還能夠提高管理人員對員工的管理效率,員工的職業素養較高,能夠服從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的管理氛圍呈現出有序性,營造良好的組織管理氣氛。
提高員工在生產方面掌握的生產技術,例如一些生產型企業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產工藝。同時技術的發展使設備更新越來越快,新的設備能夠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培訓員工對新設備的使用技術,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完善企業組織結構的管理。
從人員綜合素質進行完善,不僅需要完善普通員工的綜合素質,還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企業管理能力。組織結構管理一般有集權型的結構,集權管理者主導實際生產,若管理者在實際生產中,由于自身管理經驗不足,設定的生產目標出現問題,使實際生產出現問題,影響企業長期發展,因此應該提高管理者實際管理能力,使管理者能夠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制定有利于公司發展的計劃。
2.從企業自身入手
從企業自身入手,能夠優化企業組織結構的有效措施。企業自身應該改善現有的管理制度,完善組織結構。企業應該制定職責相互結合的管理制度,一般的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權利,因此管理人員應該承擔更多的生產責任。
將生產內容細分到員工個人,使責任能夠對應到具體的員工,提高員工生產的積極性。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將大的工程劃分為多個細節,能夠保證生產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員工的生產壓力。設置制度監督部門,嚴格貫徹和落實企業實施的管理制度。出現違反管理制度的員工,要嚴格進行處理,防止消極影響的擴大。
企業自身應該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根據發展目標選擇合適的組織結構類型。企業管理層制定的發展目標,應該符合實際市場以及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管理人員在傳達和執行管理目標時,應該及時弄清目標具體任務,防止出現傳達目標不清晰的缺陷。加強項目管理人員和職能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能夠及時解決生產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完善組織結構優化,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優化,能夠夠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人員綜合素質方面進行改進,培養員工的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能力,結合企業自身的改進,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以及明確企業制定的發展目標,完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能夠完善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管理關系,促進企業生產部門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提高社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束飛.生產制造型企業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的選擇[J].科技信息,2011,(36):508-509.
[2]束飛.矩陣型組織結構在汽車零部件企業項目管理中的改進與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2.
[3]張剛.成長期企業組織結構變革探析--以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為例[J].中國國情國力,2012,(6):16-22.
作者簡介:趙嘉偉(1994.04- ),男,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2013級學生;通訊作者:丁玲(1975.06- ),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循環經濟、區域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