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顯霞
【摘 要】數學是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具有直接影響。為提高數學學習效果,中職院校逐漸開始引入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職數學 互動式 教學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87
互動式教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提高。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更強調學生數學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的獲得要求學生必須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中去。基于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我們認為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更加適合中職數學課程教學,因此將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模式進行研究與思考。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與構建要點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合作教育論、羅杰斯教育觀、素質教育創新觀、構建主義學習觀是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基礎。合作教育論最早由前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提出,該理論強調師生合作,旨在通過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羅杰斯是美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其提出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中心,要求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動機,幫助他們發現自己、評價自己,激發自己的內在潛能。素質教育創新觀的構建是我國教育觀發展歷史上的重要轉變,強調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構建主義是一種關于學習與知識的理論,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強調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也是學生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要求定位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為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通過教學模式的設計與調整激發學生在知識同化、順應中的主動性。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要點
不論是合作教育論、羅杰斯教育觀、素質教育創新觀還是構建主義學習觀都強調在課堂學習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健康的師生關系,基于此確定互動式教育模式的設計要點如下:
1.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激發學生在知識學生中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2.強調教學情景的重要性,讓學生與情景、問題的互動中,強化對知識的認知和知識的體系的構建,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將所學的知識外化。3.突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加強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就某個問題探討解決方案,在討論辯論的過程中強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4.為“學”提供各種可能的資源。教學過程中,“學”比“教”更加重要,因此“學”理應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寫作探究提供幫助。
二、中職數學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通過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理論基礎與設計要點的研究,認為互動式數學模式可以從三個角度構建,分別是:情景激勵、方法引導、互動討論。
(一)情景激勵
在課堂導入環節,通過營造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構建主義學習論認為,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知識體系構建過程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營造教學情景時,最好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函數的概念》是中職數學基礎模塊重要的章節,同時函數知識過于抽象和理論化,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很容易走神,為了抑制學生注意力分散,使其在課堂上保持高度興奮的狀態,教師需要設計新穎的課堂導入情景。例如:教師可以以這樣一段話導入函數概念的教學:“函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發現函數的影子。函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諸如哪種方案更好的問題,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水壺的表面曲線就是一種函數、月球的運動也是一種函數。”通過這樣的描述,學生能夠構建起對函數概念朦朧的認識,這種帶著疑問的狀態能夠更大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對知識的學習中去。
(二)方法引導
互動式課程的教學理念強調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中職學生來講,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足,如果單刀直入引入自學學習環節,顯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進入學生自學環節之前,教師需要進行充分而有效的知識學習方法的引導。在進行方法引導之前,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對話、溝通,了解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法引導策略。在方法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列出課程內容的重要提綱,這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現狀,能夠幫助他們把握課程主要內容,更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強化問題意識,使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思維加工的樂趣,改善知識體系構建的效果。
(三)互動討論
互動討論是互動式教學的核心,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強調教與學的過程,而生生互動則更多的展示了思維活動、知識內化的過程。師生互動的前提是教師與學生處在一種平等的關系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與老師進行交流的愿望。在中職數學課堂上,師生交流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是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接受對方的反饋信息,能夠給不同層次學生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有助于使學生真正參與到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中,提高教學效果。生生互動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一定自學能力基礎上進行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將班級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設立一名小組長。在每個章節教學結束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若干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并適當提供解題思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紀律管理,避免討論流于形式。實踐證明,良好的小組討論活動不僅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了沃土,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團隊合作意識的精神,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很大幫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互動式的教學方法符合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為了提高互動式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研究互動式教學理論基礎和設計要點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他們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創新思維方式的培養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