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嵐
摘 要: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對于計算機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效提升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勢在必行。初中計算機信息課是計算機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關乎今后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能的效果和興趣。鑒于此,本文在參閱大量相關教學研究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實踐工作經驗,主要從師生關系、因材施教、注重實踐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提升初中計算機信息課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信息課;實效性;有效途徑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效果。計算機信息課因其特點,對于學生來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吸引力。其趣味性與實踐性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階段,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機信息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信息課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進而提高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作一個教書匠,要有意識地將自身轉變為學生心目中的教育者、引導者與生活和道德上的領路人。教學活動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課堂上除了教師在辛勤的付出,學生也同樣在快速的消化與吸收。實踐證明,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在計算機信息課上也同樣適用。那么如何建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一個受到學生喜愛的教師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教師對于學生要有發自內心的愛,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責任、有激情,能將教學工作做到最好。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摒棄傳統的教師觀念,應該放下身段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溝通與交流,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有著充分的認識,了解他們的興趣與需求,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提高其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最后,在上課時要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初與學生多聊天、談心,多關心學生平時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充分贏得學生的信賴。這樣一來良好的師生關系必然得以建立。
二、因材施教,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方法
(一)充分發揮自學的作用
教師要認識到自學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學會學習始終比學會知識更加重要,這也就是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初中階段正是學習的關鍵階段,教師必須要意識到自學的重要性,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學,通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鍛煉其自學的能力,從而為其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自學與探索,以自己努力解決問題。
(二)設定目標引導學習
為了確保學生可以有效理解課程的目的,教師可以科學的設定相應目標,從而引導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進行學習,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寓教于樂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初中階段學生也同樣具有這一性格特點,為此教師就應該滿足這一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小游戲來輔助教學,做到寓教于樂,從而提高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在一些枯燥的章節中,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好玩的小游戲來吸引學生,順利通過的學生還能夠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樣一來就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配置相應的學習任務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系統接收計算機信息知識,教師就可以利用各種任務作為主線,引導學生在繁多的教學內容中找到方向。為此教師應該在設置任務時實現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平衡。
三、注重實踐,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
眾所周知,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想提高初中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就應該重視學生的上機實踐課程。現如今學校已經基本配齊相應的計算機設備,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通過兩者的相輔相成實現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掌握、理解與吸收。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計算機自行摸索教材內容,教師要少講,精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與探索能力。
四、將課堂當做舞臺,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具備人格魅力的教師能夠使得學生佩服、崇拜,并能在教學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教師就要將課堂當作舞臺,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當前時代學生對于教師的要求標準也日益提高。因此教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與獨特的教學風格,還要具備不斷自我提升、自我學習的意識。教師要自覺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即便是信息課教師也應該博取百家之長,做到博古通今,與時俱進。而初中計算機信息課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還要實時了解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進行充電,從而以豐富的學識與先進的理念打動學生。為了與學生有話題,教師還可以了解當前流行的數碼產品的價格與性能,從而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贏得學生的好感與尊重,進而打破學生與教師間的壁壘,實現師生關系的平易近人、友好相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計算機信息課教學的實效性,就應該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在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的過程中進行創新,才能有效提升課堂的實效性。對于教師來說,初中計算機信息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探索課堂教學效果的過程中不能紙上談兵。為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技能,在自身人格魅力的輔助下進一步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艷冰,張亞君,劉春麗.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效果淺析[J].新課程(下),2014(02).
[2]杜相明.提高初中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對策探討[J].讀與寫(上,下旬),2016(03).
[3]繆克萍.網絡時代下如何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07).
[4]彭炎.Pck視野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任務高效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5]張藝.強化過程研究,形成學習支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化設計[J].內蒙古教育,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