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麗華
(福建省漳州立人學校)
摘 要:當前有關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的理論研究較熱。從實踐角度出發,聚焦于此主題,結合自身教學案例,認為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的實現需要做到四個方面:加強設計,強調動機;明確課標,激發興趣;直觀教學,豐富認識;求真講情,激勵評價。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良好策略
當前,學術界有關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的研究較多,但多為理論研究,實踐性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在研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聚焦“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這一主題,并以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為案例,從舉措角度進行了四個方面的簡要探析。
一、加強設計,強調動機
教學設計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其直接決定了每一節課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學生的學習動機亦從另外一方面對課堂教學成效產生著重要影響,因此,加強教學設計,以強調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至關重要。這一舉措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更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認知體驗。在具體教學環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方面要注重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不能舍本逐末;另一方面要從學生較為感興趣的領域出發,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多方面的設計,以激發學生興趣。
以自身實踐為例,我在給初中學生上《主動溝通,健康成長》這節課時,在教學設計方面,我在遵循合理性、生活性等基本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選取了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教學導入形式和素材內容。在開始上課時我先請學生自主發言來講授其“最喜歡的老師”,并用小禮物作為鼓勵,學生發言踴躍,我借機引入師生溝通的話題。具體教學內容我以學生身邊教師的案例進行了講解,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整節課學生興致勃勃,教學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明確課標,激發興趣
課程標準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教學原則,因此,采用一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認為,在明確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采取激勵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作為一種策略。這種教學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掌握道理。在具體教學中,筆者認為要做到兩點:研讀和明晰課程標準、運用激勵手段引發學生興趣。前者為這一方式的前提,后者為這一方式的落腳點。
例如,我在給學生上《平等尊重你我他》這節課時,我運用了這種策略。在備課過程中,我詳細研讀了本節課的課程標準,即“知道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因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通過課程標準可以看出教會學生懂得平等和尊重,是這節課的核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用了一種激勵引導的方式:在課堂上講述了《張良拾履》的故事。學生通過聽講和討論,總結出了尊重對一個人一生都有重要影響的結論。課堂教學取得了預期效果。
三、直觀教學,豐富認識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文本講述,這種抽象的講解方式,不能有效豐富學生對知識點的感性認知,從而無法滿足激勵教學的需求。因此,直觀教學很有必要。直觀教學通過圖片、教具等可以直觀感知的材料進行教學,其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較為直觀地認識學習對象,從而容易理解所學內容,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在具體教學中,筆者認為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注重直觀教學的選取,以不違背知識教學的有效性為原則;二是要充分認識到感性認識在激勵教學中的作用。
以我自身教學為例,在給學生講解《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這節課時,我較好地運用了直觀教學的方式。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課程導入方面,我以當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話題導入。這一環節學生興趣被有效吸引。另一方面,在具體教學中,我用Flash制作了兩個天平,一個天平兩端的圓球重量不一,另一個則一致,用這種直觀方式讓學生明白了“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這一主題。整節課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效果良好。
四、求真講情,激勵評價
課堂學生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僅影響學生情緒,更能間接影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認知體驗。因此,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具體方式應求真講情。這種方式有助于在鼓勵學生繼續進步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在具體教學中,應做到兩個方面:第一,課堂學生評價要客觀,因為無理由的否定、無原則的贊美、廉價的表揚,都不利于學生成長;第二,課堂學生評價要講真情,即充分關注學生情感的表達和體驗,關心和愛護學生。
如在我給學生講解《我愛我家》這節課時,運用了這一方式。具體表現在課堂的兩個方面。第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如有的學生特別認真,對這類學生我給予了及時的表揚,而對比較調皮的學生我則用比較委婉、含蓄的提醒對其進行評價,他也很快改正。第二,在課堂教學中,有位學生在講到自家故事時,流露出了真情,我捕捉到了她的情緒體驗,給予了適度表揚和鼓勵。整個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總而言之,以上四個舉措是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激勵教學水平的良好策略。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不同的教學場景有著特定的背景,任何策略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不可完全照搬。這也是激勵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席建花.激勵引導,促進發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即時評價淺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3(24):27-28.
[2]毛雁南.激勵理論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