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陂頭中學)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不僅培育學生的愛國思想,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還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闊視野。“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學習的總目標之一。
在教學中,本人緊扣教材,聯系生活,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聯想體悟,開拓思路,大膽創新,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實施的訓練步驟:
一、在閱讀中培養想象
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時,將想象豐富、奇妙的語段或句子反復誦讀,在誦讀中品味、感悟作者的奇思妙想,并且介紹一些有關聯想和想象的知識,如在想象類文章中常使用到的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更主要的是學完一篇童話或一個寓言故事后,讓學生進行故事的續寫。例如《皇帝的新裝》,學生給它續寫了很多不同的結局:(一)皇帝回宮后重獎孩子殺掉騙子,重新治理國家,成為一代明君。(二)皇帝回宮后仍執迷不悟,騙子又抓住他的另一個毛病——失眠,來騙取他的錢財。他們把安眠藥放在茶里給他睡前喝,同時放一段音樂,而撒謊說是奇妙的音樂催他入眠。皇帝又被他們騙去了許多錢。(三)皇帝回宮后惱羞成怒,下令斬殺騙子,騙子陳述實情:乃是生活貧困所迫而行騙,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每年收入甚微,又要向朝廷納稅,全家忍饑受凍。皇帝聽后微服私訪,查明情況,不但沒治騙子的罪,還撥款捐物救濟老百姓。皇帝從此一改從前鋪張浪費、不理朝政的惡習,勤儉節約,日理萬機,把國家治理得繁榮昌盛。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給故事設計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比一個精彩的結尾,情節曲折離奇,人物生動形象,過了一次童話創作癮。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想象的無窮魅力和樂趣。
二、在寫作中培養想象
高爾基說:“想象是創造形象的文學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有意識地在寫作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可以拓展作文空間,豐富作文內容,提高作文水平。我進行了這樣的訓練:
(一)仿寫練習
讓學生根據例句進行仿寫。如例句一:“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給人們帶來一分溫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給人間增添一分春色。”學生仿句:“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給人間帶來一分光明;如果你是一滴雨水,就給人們帶來一分滋潤。”例句二:“游子離開了祖國,就像巨輪離開了海洋。”學生仿句:“游子離開了祖國,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就像孩子離開了母親。”例句三:“吃飯穿衣是為了活著,但是活著決不是為了吃飯穿衣。”學生仿句:“考試是為了學習,但是學習決不是為了考試。”例句四:“蓮花,扎根在污泥里,卻一塵不染。”學生仿句:“保險柜,因為保險,萬無一失,才得到許多人的信任。”等等。可仿寫的句式有很多,也可以進行段落、篇章的仿寫。這樣的寫作遷移訓練,能使學生的思維突破一些習慣或經驗形成的心理定式,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二)聯想和想象的單項訓練
例如,給出一對詞語,讓學生聯想,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如:“魚,學生。”學生聯想:“學生—畫畫—魚。”“天空,茶。”學生聯想:“天空—大地—水—茶。”……又如,給出前半句,讓學生發揮聯想和想象續寫完整(畫橫線的為學生續句):“運動會上,槍聲一響,跑道上的運動員個個像離弦的箭,像奔馳的駿馬,像風馳電掣的摩托。”“夢像兇惡的魔鬼,折磨著你痛苦的心;夢像快樂的天使,帶你進入美麗的天堂。”……這樣的訓練,開啟了學生閉塞的思路,打破了思維定式,想象的結果越來越新,越來越奇妙。
(三)故事創作
給出一幅漫畫(或一組圖畫),讓學生看圖編寫一個故事。給出一個故事,讓學生續寫、擴寫或改寫等等。故事完全可以虛構,充分想象,但要符合生活的事實。
通過寫作實踐,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想象更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和清晰性。
三、在生活中培養想象
在生活中把自己看過、聽過的故事講給旁人尤其是兒童聽,邊講邊想象邊編入新鮮內容。把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想象成另一類事物,如把圓圓的月亮想象成銀盤、大餅等。生活中事事時時處處都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豐富的想象力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而我們教師的引導啟迪,則是讓學生想象的翅膀長出更豐滿的羽毛。
作者簡介:謝小雪(1976—),女,漢,廣東省連平縣,本科,初中語文一級教師。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