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朱建平
(1.甘肅省平涼市第十中學;2.甘肅省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清街小學)
書是咸的,翻開才知道它是海洋!書是甜的,閱讀才知道它是甘泉!對中學生而言,閱讀是了解世界,豐富知識,掌握技能,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同時,閱讀也能開闊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和閱讀能力,提高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更能讓自己內心強大,勇敢面對抉擇與挑戰。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更需要大量的閱讀。閱讀能力是英語聽、說、讀、寫四門基本功中最重要、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更是影響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培養英語閱讀能力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掌握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技能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中學是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在日常教學中上好閱讀課,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十分重要。下面,談談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一、趣味閱讀法
首先,教者要精選閱讀材料。閱讀材料的選取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不同種類、體裁的閱讀材料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對詞匯量的增加大有裨益。一味地僅限于課本上的閱讀材料,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書蟲》系列的中英文對照名著閱讀,限定閱讀時間,讓學生摘錄精彩詞匯、段落,讓學生感受純正英文的魅力,效果顯著。像Harry Potter, Jane Eyre,Gone with the Wind,Oliver Twister,Robinson Crusoe,Alice in Wonderland,A Tale of Two Cities, Shakespeare:Four Tragedies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興趣度的增加,會使上課氣氛更加活躍,開闊學生思維,提升表現欲,同時信息獲取量也大大增加了。
二、任務型閱讀教學法
根據現代閱讀教學理論,使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法,把每篇需要講授的課文分為三個階段:閱讀前(Pre-reading)、閱讀時(While-reading)和閱讀后(After-reading)。通過設置不同種類的閱讀任務,包括聽、說、讀、寫和譯,以自讀、結對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確保完成每個階段中的所有閱讀任務,運用閱讀技巧和策略,以獲取信息為目的,深刻理解閱讀材料,并把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使之成為自己可運用的知識進行儲備積累。
三、綜合閱讀理解法
興趣是學生能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的關鍵。因此,精彩的導入或引入至關重要。通過標題教學或鏈接本節閱讀課相關的知識背景,是綜合閱讀理解法實施的開端。其次,通過略讀法和跳讀法,瀏覽閱讀材料,快速了解大意。略讀和跳讀法(skimming)是常用的閱讀方法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選擇性地閱讀,只關注主要大意的速讀,抓住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而scanning是查閱法或“掃描”法,scanning的技巧在于回答問題時,根據題干中問到的內容,在文章中瀏覽掃描,幫助學生準確地定位,獲取重要信息或找到準確的答案,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意。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精讀,尋找細節描寫,而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泛讀,了解大意即可,這些都視閱讀情況而定。
當然,我們還不得不提到先文后題法和先題后文法兩種答題策略。根據閱讀題型的設置,它們主要適用于在有限的時間內考試作答,快速準確地獲得答案。
四、語法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是目前在課堂教學中處理閱讀課教學的主要方式,通過學生自讀、教師領讀等方式,以翻譯閱讀材料,講解語言知識為主要目的,旨在讓學生加強對語法知識在句中的理解,讓學生加深對詞匯、語句和語法的識記。然而,語法翻譯法卻存在不少弊端:
1.一味地翻譯閱讀材料,會失去原本英語材料的韻味和對文化意義的理解,使之成為中文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對英語基本功的夯實,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語法講解注重歸納總結,應該遵循課后學生自主歸納,教師課堂補充,當堂訓練的原則,如果把閱讀課上成語法課,就會忽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此外,閱讀教學所涉及的教學活動面很廣。Nation說過:“學生至少需要與詞匯接觸5~16次才能真正掌握一個詞匯。”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鞏固單詞的記憶和運用,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感和閱讀水平。通過閱讀,我們還可以開展根據key words復述的訓練,強化語言表達和思維的邏輯性形成,提高口語水平。背誦一定段落,可增強語感,豐富英語詞匯量,提高英語學習水平。
在教學中,注重閱讀、寫作相統一的教學原則開展教學,這也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在人教版的教材設置中,讀寫課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閱讀后融入情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一寫讀后感,能為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要上好一堂優質的閱讀課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的準備和雕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磨課,需要我們反反復復地修改斟酌,要耗費我們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才能為學生奉上一節高質量的閱讀課。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