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唐英
(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學校)
摘 要:在孩子剛剛學習A、B、C的時候,需要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音教學,并滲透語音,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體會掌握語音規則。
關鍵詞:字母;語音教學;課堂教學
本人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后來因機緣巧合來到小學工作,原來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學生記憶單詞慢、差,記不住,容易忘,沒有方法、技巧……最終導致害怕英語學習。經過這些年的小學教育,我似乎慢慢地明白了。小孩子剛接觸外語,還不明白外語是怎么回事,不夠重視;而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大量中文的接觸,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少接觸英語,沒人去啟蒙他們,他們只是順著成長的過程,走到該學這門語言的階段,一旦接觸到一個新的東西,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立刻接受、重視它,所以慢慢地困難越來越大,學英語的熱情每況愈下,成績自然而然就不行了。出現問題不可怕,關鍵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孩子剛剛學習A、B、C的時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音教學,經常有意或無意地滲透語音,讓學生在無形中慢慢感受語音、體會語音,進而學習語音。孩子們接觸語音最多的地方就是課堂,如何使語音教學更好地融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那就要求教師在字母教學中滲透音素學習,因為字母學習是系統學習英語的開始。如何讓孩子們在第一時間接觸正確的語音?我認為字母發音規則和語音意識的整合訓練效果好于單獨訓練孩子的語音意識。因此,結合字母教學,滲透音素學習是一種非常可行的辦法。首先,利用字母教學,初步建立字母與音素的對應關系。在學習26個英語字母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初步了解每個字母的一個常見發音。26個字母所對應的音素包括有5個元音和19個輔音音素。因此,在字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字母的讀音,適當滲透相應音素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初步建立起字母與音素的一一對應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語音意識。其次,克服母語帶來的不利影響,巧妙利用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因為在學外語,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說到漢語。如何克服母語帶來的負面影響,巧妙利用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教師可巧妙利用漢語拼音與字母音素之間存在的相同之處,讓漢語拼音為音素學習服務。如音素/f/和拼音f發音相似;音素/s/和拼音s發音相似;又如音素/t/和拼音t發音相似等等;而若干音素組合成音標的拼讀方法與拼音的拼讀方法相同,如音素f和a拼讀成fa;不同之處讓孩子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比較、朗讀和體驗,在腦中形成明確的概念,通過英語的音素和漢語拼音兩者的對比與演練,使孩子們學習的新知(字母音素)建立在舊知(漢語拼音)的基礎上,再通過教師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引領,孩子們學習起來又快又好。第三,以單詞為載體,鞏固字母與音素的聯系。在英語語言里,字母不可能永遠單獨地存在,它必然會和其他的字母匯合,組成有意義的單詞。因此,鞏固字母與音素的聯系,必須以單詞為載體。如結合單詞pig,進行字母與音素的鞏固:先把pig進行分解,p/p/,i/i/,g/g/,再組合拼讀/pig/,既鞏固字母與音素的聯系,又引導孩子逐漸意識到拼讀方法和技巧,從而養成良好的拼讀習慣,為孩子以后提高學習和記憶單詞的能力提供幫助。在學習初期,選擇單音節詞為宜。讓孩子們在簡單的拼讀過程中,慢慢摸索出字母的發音規律,單詞整體的拼讀方法。在學習的中后期,教師可逐步擴大詞匯量,適當增加難度,并向學生介紹幾種拼讀技巧,如little/litl/中兩個t卻只發一個/t/;nurse中結尾的e不發音等。經過大量的拼讀練習,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和親身體驗,摸索出一整套拼讀規律,并進一步內化為拼讀技巧。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還要想方設法為教學增添趣味性,擺脫枯燥乏味。多用心,想點子。(1)鸚鵡學舌法。通俗地講就是模仿。教師需利用身邊的音頻資料,讓孩子們多聽、多模仿、多練習。提高學習效率,建立字母與音素的對應關系。(2)游戲法。玩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中的游戲環節最受孩子們的歡迎,參與率最高的環節。以上介紹是在教學活動中一些非常具體的措施;還可以通過課本外的英語資源對孩子進行語音滲透,如觀看外文動畫片;偶爾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為了讓他們將來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經過不斷努力,我收獲很多,思考很多;很多事,看上去高大上,高不可攀,實際上當你用心去做,并且堅持去做,也就變得容易多了。從孩子剛接觸外語的時刻,如果我們教師都能留點心,想些辦法解決孩子碰到的“難題”時,那么“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情趣,保持孩子的學習熱情,就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培養和方法,并不斷嘗試他們和語音建立聯系,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余珍.小學英語語音、詞匯教學中自然拼讀法的應用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2]李海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兒童語音意識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