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金娣
(遼寧省盤錦市遼河油田幸福小學)
摘 要:主要從故事識字、翻轉課堂識字、圖畫識字、兒歌識字、加減識字等方面來闡述快樂識字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文字圖畫;有趣故事;兒歌識字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環節,是從小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的方式,能夠使識字教學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快樂識字的方式,是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運用故事、兒歌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請優秀學生當教師,消除學生心中的隔閡,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將識字訓練強加給學生,而應該運用游戲、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由興趣作為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語文識字教學不再顯得枯燥無味。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心里難免會與教師有一些隔閡。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為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可以邀請優秀的學生作為輔導教師,運用學生與學生的關系來構建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作為教師,既可以化解學生的心理負擔,也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之間的友情。
二、以文字圖畫的形式作為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我國文字的魅力
中國漢字的起源是象形字,象形字具有生動有趣的特點,能夠讓人直觀地感受到文字的起源,例如最為簡單的象形字便是“口、耳、目”。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運用這些象形字,讓學生展開想象,認識字的演變過程,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再引導學生對這類字進行適當的聽說讀寫,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字的記憶和理解。在教學實踐中,日、月、星、火等這些象形字的形狀和上、中、下、入、口等這些象形字的意思,在學生認識生字的過程中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意義。當然,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字的形狀通過圖片、動畫、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漢字,理解漢字,記住漢字。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快速記住和掌握漢字的外在形式。
三、以有趣的故事作為識字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培養識字的能力
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多設計一點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有效地引導學生自我學習。故事教學法作為一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活動的枯燥無味,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可以抓住字的特點或含義,把字編成一個故事,由故事作為引導,讓學生認識和記住這些字。例如,針對“休”這個字,就可以講有個人走路走得太累了,便靠在一個木頭旁邊休息,這就是“休”字的由來。這種針對“字”形成的故事,能夠改變以往的理論式教學,使得識字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也便于學生認識和記憶這些字,從而有效地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四、以兒歌的形式作為識字教學的手段,方便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兒歌的教學方式,也是語文教學實踐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主動性,方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兒歌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特點。在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兒歌的形式,能夠使得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生字,避免學生忘記生字。例如,針對“金”這個字,就可以編成這么一首兒歌,“有個人他姓王,口袋裝了兩塊糖!”通過兒歌的形式,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熟悉漢字的構成,也讓學生很快地記住漢字。
五、以文字結構的加減法作為識字教學的手段,彰顯漢字結構的趣味性
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文字的結構進行加減法的設計,鼓勵學生從文字結構上來認識文字。在文字結構上,對文字進行刪減或整合,能夠使得文字轉化成一道道有趣的數學題,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樂意對文字結構進行剖析,從而認識和掌握這種文字。例如,日+寸=時,胖-月=半,木+奇=椅,等等。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進行結構上的加減,教師應該根據適當情況,引導學生適當地運用這種方式來認識文字,避免學生進入誤區。
文字,作為書面語言的構成框架,更是口語表達的組成成分,在人們生活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心智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是學習文字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運用適當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掌握文字。在文字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的方式,借助故事、兒歌、圖畫、加減法等形式,能夠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文字的興趣和愛好,使得學生樂意學習和掌握文字。
參考文獻:
[1]郭艷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快樂識字方法[J].新西部(理論版),2012(Z3).
[2]潘愛華.小學語文低年級快樂識字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