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吉+鄭香
(1.德惠市第十四中學;2.德惠市菜園子中心小學)
一、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突破口
閱讀在中考占據了25分。所以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突破口。如何突破閱讀呢?我們在當下實戰中是這樣做的。
重點講解三個專用名詞:它們是表達方式、描寫方法、表現手法。(1)表達方式:表達方式是指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方法。(2)描寫方法:文學中描寫方法不勝枚舉,但初中范圍內主要是指語言、動作、外貌、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等。(3)表現手法:表現手法是介于表達方式和描寫方法之間的一個定義。往往是一段或幾段之間運用的手法。它是指側面描寫(也是描寫方法)欲揚先抑手法、直抒胸臆手法、對比手法等。
針對現代文閱讀的具體答題技巧,力爭創建表述公式,為現代文閱讀答題的高分創造條件,具體為:
(一)突出現代文閱讀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這種題型我們一般認為應該這樣答題:渲染了××氣氛,烘托了××心情,為××做了鋪墊(如果是小說我們同學就加一句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二)題干之中提出賞析一句話
這種題型我們做出了如下的總結。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修辭手法、描寫方法、重疊詞和擬聲詞。這三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是首先考慮修辭手法,如果沒有修辭手法,將考慮描寫方法。同樣如果有描寫方法,那么重疊詞和擬聲詞就不用考慮了。假使沒有描寫方法,我們最后考慮重疊詞和擬聲詞。
(三)現代文閱讀答題中問一句話或一段話的作用
(1)當問首句、首段的作用時一般這樣作答:內容上是開篇切題,為下文做鋪墊,同時簡要概括一下××文題、為××做了鋪墊;結構上是引出下文,同時概括一下引出了××下文。(2)當問中間句、中間段的作用時,通常這樣作答:內容上一般先概括段意,然后說明為下文做了××的鋪墊。結構上一般先答承上啟下,承接了××上文,同時引出了××下文。(3)當問末句、末段作用時我們指導這樣答題:內容上是深化了中心,將具體文章中心展開概括。結構上是收束了全篇,照應開頭,深化了××中心。
二、作文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
作文在中考之中大小作文分值是60分,這說明中考試卷作文的成敗至關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完成作文指導。第一,當接觸初一的學生時,首先講一下標點符號的占格。第二,強調閱讀的過程中摹寫的重要。第三,重點強調四類文。第四,為學生提供關于中學作文投稿的網址,讓互聯網加到中學作文中來,以實現交流和進步等方面。
第一,明確點號是指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它們都應該在稿紙上占一個方格,寫在方格的左方,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第二,摹寫是指導學生寫作的又一個特色,怎樣做是摹寫而不是抄寫呢?分寸的把握至關重要。通過了解學生,杜絕沒有動腦的抄寫。為了實現摹寫,每次給完命題之后都會要求學生準備寫作的素材,同時提前給出命題,以期待實現以閱讀來強化寫作,達到只要訓練就有進步的目的。
第三,現代中學生的當下,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材料作文依然是重要的四種文體。
第四,中考作文中字跡的規范與否至關重要,要加強練字規范性的訓練,方法就是每天一文的抄寫,這比日記更直接。既使學生練了字,又加強了文學的修養。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中心開花
課外文言文閱讀是在中考之中也不是隨心所欲地出題,它主要還是圍繞著語文課本的內容展開的,由此制定了課外文言文課內考的基本原則。也就是以課本為中心,要求學生必須把積累當中要求背誦的古詩詞文熟練背誦,我們檢查背誦的方式是每一名同學都到講臺背誦,學生當評審,通過為止。這樣就使學生以課本為中心實現飛躍,當然也就實現了中心開花。
四、名著閱讀用耳朵閱讀
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家喻戶曉,但是學生普遍不愿意讀這四本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教學中采取用耳朵閱讀的方式。例如,1986版的四大古典名著電視劇,演員的臺詞和原書文字是基本一致的,我們每天組織學生休息時看一集有關四大古典名著的電視劇,把中考中常見的習題給予有意地帶出。逐漸使學生培養出看四大古典名著的習慣。
五、古詩詞的多元應用
中考當中古詩詞占15分。這15分又分成兩部分,背誦默寫分;理解默寫分。背誦默寫是指給出上句或下句,讓填充詩句;理解默寫是指給出提示語,問是哪首詩詞中的哪句。為了應對考試實戰的需求,我們要求學生灌口背誦詩詞;講解詩詞時重點是記錄詩詞的寫作背景和中心思想,以此達到準確把握的目的。
除主觀上應對中考實戰以外,客觀上也提醒學生,注意語文處處是作文的素材積累。而古詩詞對于文章的切題、扣題、拔高主題、增加文章古文化底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詩詞的學習是多元應對,從而做到多元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鄭啟立.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淺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7).
[2]徐欽亮.淺說語文課堂的導入藝術[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