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美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八小學)
摘 要: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以建構主義和合作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通過項目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究了該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PBL;項目學習模式;合作學習
項目學習模式改變了單純以知識呈現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而以學習者為中心,并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通過學習者參與特定項目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以便運用到真實生活實際中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
然而,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的現象。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是單純地講授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致使許多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可言,就更不用說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了。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也為加強小學英語的教學研究,探索英語學習的新路子,改變單純以知識呈現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校領導的帶領下,讓學生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英語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項目學習讓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更緊密
為了把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我們在一至六年級實施項目學習,主題是《生活與英語》。按高、中、低年級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所學內容,一年級設計三個主題:Whats your name?In the Park;In the Zoo.這些內容都是一年級小學生最喜歡的主題。剛剛進入一年級,彼此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來完成第一個主題Whats your name?是再好不過的。例如,活動一:畫出我的自畫像并介紹自己;畫出我的朋友并給大家介紹你有幾個好朋友。活動二:制作海報We are good friends。可以中英結合,并做出評價。活動三:調查班級孩子的年齡等活動。孩子們對這些貼近自己身邊的真實內容興趣濃厚,同時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去接近身邊的朋友。另外,In the Park and In the Zoo也是孩子們最喜歡探討的內容。項目學習,讓一年級孩子的英語學習更貼近自己身邊的生活,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如圖:
二、項目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項目學習模式注重行為導向,以項目為中心,讓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手腦并用的實踐,加深認知和記憶。“項目”的選擇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項目學習的理論為指導思想,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知識水平等特點設計各階段項目,組織學生真實地參加項目學習的全過程,在項目實施中能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和靈活運用英語的技能。
項目學習過程是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實踐的活動過程。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教師也可選取其他教材的一些內容,從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一些生活、學習場景為實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積極地學習、自主地學習。
三、項目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強
項目學習重視學習共同體的存在,鼓勵合作學習。以小組形式開展,小組成員通過共同承擔任務、相互分享技能等形式共同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認識每個人的價值。
我們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自由結合組成項目小組,每組3~4人,每組有一名組長。以組為單位,根據個人的性格特點、英語水平以及能力特長進行角色分工。在此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和項目要求,完成項目并以小組名義展示,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再進行總結指導。舉例說明,我們小學英語采用的教材《開心英語》,根據五年級英語課程教學,本學期我們設
計了3個項目主題:Seasons and Weather;Food;Activities.并提出項目的整體要求和評價標準。各小組根據教師給出的3個主題,結合各自的興趣確定自己的項目完成形式。比如Seasons and Weather項目中有“和同伴同學電話交流你的記錄表”“和同班同學分享你的小練筆”等合作項目,Food項目中有“小組分享交流,最后確定本組的結果”“小組交流調查情況,統計5樣最受歡迎的食物”“小組交流討論哪些食物健康、哪些食物不健康”“小組內分享你的食譜”等活動。當學生看到他們設計的多項精彩成果時,學生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這近乎真實的實踐訓練,無形中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意識,這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四、項目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現有知識水平
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運用多種認知工具和信息資源,不同階段的孩子在學習中原有的知識不能滿足需求時,他們需要借助外部資源,如教師、家長、互聯網、圖書館等來延續自己的學習。外部資源會對學生的認知發展起促進作用。
五、項目學習模式帶動家長積極參與并關注孩子的學習
項目學習模式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內在渴求,老師、家長也會承認不同孩子在學習風格、學習方法上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習主題都發生在有意義的特定情境中,孩子要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求真,孩子要在活動中體現自身價值。看到孩子積極主動學習,又有哪個家長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袖手旁觀呢?例如,二年級主題二:Happy New Year .春節的來歷,春節大家都在做什么?春節的年貨都去哪里買?都買什么?除夕夜吃什么、做什么等等,家長們都會很耐心地帶領孩子去購買年貨,同時還要和孩子一起做記錄,給孩子講解每一項內容的操作,孩子在完成這個項目作業的同時也對春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六、項目學習模式的教學體會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項目學習模式無論是給教師還是給學生都帶來全新的理念。教師調整了教學策略,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及科研能力,轉變了教育理念,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而言,那種影響就更加深遠了。
然而,在項目學習實施過程中也存在需要進一步探索改進的地方。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不去動腦筋,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基礎較差的學生依賴性較強,有的一點不做;有個別家長基本不關注不配合,低年級孩子無法獨自完成;有的項目設計應注重實效性,要與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教師自身技能還需要不斷提升,為學生設計出更優的項目主題。
參考文獻:
[1]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2007(2).
[2]劉景福,鐘志賢.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2(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