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云
(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古城九年制學校)
摘 要:小學現階段,隨著英語早讀的設置和周一語文早讀的占用,每周語文早讀的時間明顯不足,而語文學科的特點又要求學生必須積累大量的詞匯和語句,農村小學學困生較多,學生的語文學習(朗讀)狀況令人擔憂。幾十年來,學生都是以嘹亮的歌聲迎接老師走進教室。語文課需要學生盡快進入狀態,于是經過探索實踐,積極推行了課前高效朗讀,經過長期的實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詞:課前狀態;朗讀筆記本;領讀;高效朗讀;詞句積累
農村學校存在留守兒童增多、學生監護人管教不力、學生普遍不愛閱讀書籍、學困生多等現象,農村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就只能靠我們教師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了。多年任教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我發現學困生不但多而且連課本上的詞語和詩句都記不住,怎么讓背誦落到實處?怎么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經過探索實踐,我發現堅持課前朗讀,強化學生語言積累,是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一條途徑。
一、農村小學語文學習的三個狀態
1.課前學生的學習狀態
課前預備鈴響后,學生都在干什么?你可能會說:“學生一邊唱歌一邊做課前準備。”上課鈴響后,學生都進入狀態了嗎?你可能會說:“唉,等開課后創設情境,再激趣導入吧。”
2.朗讀時間不足
在語文教學中,背誦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好方法。語文學習要靠積累,要積累就離不開讀書、離不開背誦、離不開朗讀,所以,從小學到高中,每天第一節課都是早讀。農村小學周一升旗儀式會占用一節早讀,英語至少需要一節早讀,所以語文早讀就僅有三節了,學生早讀的時間和用在朗讀背誦的時間顯然不足。
3.語言積累不牢固
作為長期在農村小學工作的一線語文教師,我發現大班額的中高年級的語文及格率,大都在80%~90%之間,很少有100%的及格率,而且班級中的學困生多達5~10人,這些學困生連諸如“看拼音寫詞語”“改正錯別字”“補充完整詞語、格言、古詩詞”“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些“死知識”都失分較多,每次語文檢測完畢,老師就會抱怨:“學生的記性真讓我頭疼!”
二、課前高效朗讀的實施
一直以來,學生課前都是一片悅耳的歌聲,在歌聲中,有些學生根本沒有進入學習狀態,課前學生的學習狀態,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朗讀時間的不足,學困生的語言積累不豐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經過長期實踐,我在班上推行了課前高效朗讀,有效地改變了上述三個不佳的語文學習狀態,我的做法是:
1.設置“朗讀本”
要求每個學生要有一個朗讀筆記本,每學一課,就會統一圈定需要識記的詞語、精彩的句子、必背的段落、“讀讀寫寫”“日積月累”等。然后要求學生抄寫在朗讀本上,以備課前統一朗讀。朗讀本要求認真抄寫,并落實檢查。
2.做好“朗讀計劃”
指導課代表做好朗讀計劃,只要是語文課就必須進行課前朗讀,每節課都讀什么內容,要預先有一個安排,不可亂讀,漏讀,應該按計劃有序地進行課前朗讀。
3.選好“領讀人”
挑選責任心強的語文課代表,由他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朗讀,每節語文課前,預備鈴一響,課代表就會說:“請大家拿出朗讀本,讀第××課的詞語(句子)……”隨著課代表的組織,學生打開朗讀本整齊地進行朗讀識記。學生一邊讀一邊要進行“書空”練習(用手指頭在桌面或空中比劃著寫字詞或句子中的關鍵字詞)。
4.落實“用心讀”
在朗讀的過程中,由班長或老師負責檢查、督促學生是否已進入狀態,是否在用心朗讀,是否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對于遲到的學生和不用心的學生,要根據情況進行本節課朗讀內容的抄寫。
三、堅持語文課前高效朗讀的效果
1.課前統一朗讀營造了積極上課的氛圍,奏響了高效課堂的序曲,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快,聽講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2.課前統一朗讀,能要求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使學生體會到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增強了學生的語感,促進了習作水平的提高。
3.課前統一反復朗讀,強化了學生對詞語、句子的讀寫能力,使語文背誦記憶方面的內容得到了鞏固,學生的錯別字逐漸減少了,基礎的“死知識”不再丟分了,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了。
4.課前朗讀,彌補了早讀課時的不足,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字、詞、句、段的積累,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5.課前統一齊聲朗讀,形成了一種課前準備常態,使紀律得到了提升,間接地消除了學生課前的安全隱患。
此外,我還將語文課前朗讀延伸到學生所有的空閑時間里,并將“國學經典誦讀”與課本中的名言警句朗讀結合起來,只要有機會就會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如營養餐整隊前朗讀國學經典(選讀日積月累),放學集合整隊時朗讀名言警句。
近幾年來,盡管班額相對大,盡管接班學生基礎差,由于我堅持推行課前朗讀,所帶班級的語文及格率都達到了客觀的理想水平(甚至是100%的及格率),語文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更主要的是學生積累了堅實的語文基礎,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黎隆成.淺談課前朗讀的作用[J].海南教育,2002(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