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媛華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該院內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選90例,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護理原則分成兩組,評定護理干預后的效果。 結果 通過對干預組、常規組護理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進行比對發現,干預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作用顯著,可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借鑒。
[關鍵詞] 優質護理;糖尿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a)-0164-02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YU Yuan-hua
Endocrine Department, Dali People s Hospital, Dali, Yunnan Province, 6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received the nursing voluntarily or not, and the effect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s obvious,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hich is worth reference.
[Key words] Excellent nursing; Diabetes; Nursing effect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深入、生活結構的轉變,糖尿病發病率持續上升,不但給患者機體代謝帶來影響,還誘發失眠、失禁等并發癥,危害生命安全。以往,臨床尚未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但不少患者通過長時間的服用藥物獲得顯著成效[1]。調查報告顯示,由于糖尿病多發于老年人,本身存在機體功能降低、全身性疾病現象,間接增加血糖控制難度。故而,需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為判定患者的護理效果,將該院內分泌科收治者資料匯總如下,旨在判定優質護理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內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選90例,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護理原則分成兩組:常規組40例,男性、女性分別20例,年齡段58~82歲;病史1個月~13年,平均(6.2±0.2)年;干預組50例,男性、女性分別23例、27例,年齡段59~83歲;病史2個月~13年,平均(6.3±0.3)年。90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史、年齡段等資料無區別(P>0.05)。
1.2 疾病診斷
①納入標準:90例患者均符合病癥診斷,空腹狀態下血糖指標均處于7.0 mmol/L以上,不存在神志異常、生命體征紊亂現象;②排除標準:失語、肝腎功能損傷、精神異常等患者排出該次調查。
1.3 方法
臨床給予40例常規組患者基礎護理,如:叮囑患者按時服用降糖類藥物,講解糖尿病知識等;50例干預組患者則實施優質護理,包括以下幾點。
1.3.1 健康教育 充分了解患者對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并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病癥了解度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借助多媒體集體宣教、小組教育、一對一的方式講解相關內容,便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度。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耐心、認真的向患者講解胰島素、血糖檢測儀的正確使用方法,方便患者自我監測[2]。
1.3.2 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不但給患者家庭經濟帶來影響,還危害身體健康,致使其出現焦慮、恐懼、悲觀厭世的不良心理,影響治療方案的實施。故而,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的心理重視,一旦發現不良心理,需立即進行疏導[3];利用日常時間多和患者交流,引導其積極、主動的訴說內心相關,并幫助患者正確疏解,促使其調整良好狀態接受治療方案的實施。同時,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度不同,護理人員在回答問題期間需充分考慮患者感受,用專業的語言、態度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進而更好地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治療配合度。
1.3.3 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程度制定飲食方案,叮囑患者合理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告知患者嚴格按照糖尿病食譜進食,以高纖維、高營養、低糖等食物為主,禁止暴飲暴食、偏食、挑食,確保每日攝入主食、副食均衡。同時,還需叮囑患者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提高機體營養;禁止患者吸煙、飲酒,以免加重病情。
1.3.4 用藥指導 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相對較差,降低治療效果。故而,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家屬從旁監督,確保患者按時服用藥物;針對依從性相對較好的患者來說,護理人員還需教會其血糖檢測、胰島素注射的方案,使患者均完全掌握相關內容。
1.3.5 運動訓練 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以散步、慢跑等項目為主,這樣不但能豐富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可實現鍛煉身體的目標。當然,為有效預防低血糖的發生,護理人員還需告知患者禁止空腹運動,需于飯后1~2 h運動;運動期間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自身機體可承受為宜,以免造成嚴重影響。
1.4 評定項目
1.4.1 治療依從性 標準:患者可自行配合臨床治療,為完全依從;患者配合度差,需家屬、醫護人員告知,才可配合治療,為基本依從;患者不配合臨床治療,為不依從。
1.4.2 護理滿意程度 標準:將調查問卷發放到患者、患者家屬手中,并根據情況分為是滿意臨床護理、比較滿意臨床護理、不滿意臨床護理3種。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文中數據,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程度屬于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依從性
調查結果表明,干預組、常規組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臨床護理滿意程度
調查結果表明,干預組、常規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的一種多發性慢性病,高血糖為主要特征,不但可降低患者機體功能,紊亂內分泌,還可誘發危險新病癥,危害患者生命。并且,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長時間服用藥物,需按時監測血糖指標,間接提高飲食需求,致使患者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影響治療方案的實施。故而,臨床根據糖尿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飲食方案非常重要。近年來,通過臨床的不斷探究發現,優質護理可獲得顯著成效。優質護理作為一種新興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總體工作出發點,和其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以解除患者負性情緒,提高疾病治療依從性;通過對患者實施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可糾正患者對糖尿病的錯誤理解,提高疾病知識掌握度;根據患者心理特征制定個性化疏導方案,可幫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療信心,促使其積極、主動的面對自身病情;鼓勵患者適當身體鍛煉,可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加快病癥康復速度。該結果顯示,臨床干預組患者經由優質護理后,干預組的病癥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報告[4]。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作用顯著,可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景良洪.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62-63.
[2] 屠云.無縫隙優質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437-2439.
[3] 于榕,楊麗翠,蘇蕊,等.對住院糖尿病患者開展優質護理示范服務的效果分析[J].武警醫學院學報,2011,20(12):969-971.
[4] 李琴.優質護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和效果[J].中外醫療,2015,34(27):138-139,149.
(收稿日期: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