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華, 陳 兵
(1.鹽城市歌舞劇院 江蘇 鹽城 224000;2.大豐區錫劇團 江蘇 鹽城 224000)
話劇《心靈課堂》是一部探討現代教育理念的校園青春劇。
高一班主任歐陽敏慧是一個對教育有著深層思考的老師。又到一年開學季,她的班上來了一批新生,有桀驁叛逆的富二代周皓、有冷漠自閉的留守女孩吳晶晶、有中考失利幾乎崩潰的李詩雨、有快嘴辣舌喜歡嗆人的馮麗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各自家庭的命運烙印。周皓的家長只顧娛樂而忽視孩子的成長、吳晶晶父母身處底層有令人心酸的卑微、李詩雨父母望子成龍親情高壓、馮麗倩家長灌輸給孩子一套吃不得半點虧的強勢理論……這群孩子在一個班級里,注定有很多不和諧,而歐陽老師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陪著他們經歷、思考、成長。最終讓孩子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一棵自然生長的樹木,只有勇敢修剪自己,砍去那些雜枝廢枝,最終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本劇的舞美設計形象簡潔、空間靈動、遷換自由,尤其是演區上空的吊景特少,這為后續的舞臺燈位的自由安排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更為以較少的燈具發揮出最大能量留下了空間。特別要說的,這是經過導演、舞美設計、燈光設計共同商量所取得的共識。
舞美設計從題旨出發,“每個學生都是一棵自然生長的樹木”,由此,經過“修剪”的、一棵棵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寶塔松”便是本劇舞美貫穿到底的主體形象;又由這些經過“修剪”的、具有“隱喻、象征”的一棵棵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寶塔松根據劇情的需要圍合成不同的舞臺空間,激發著觀眾的想象,暗示著劇情各個不同的環境。而安放在舞臺后區且作為固定裝置的鏤空書本框架,又“暗喻”著與學校及學生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書本框架既是前部演區與后區天幕空間層次的隔斷,更是透過書本造型的鏤空,便可以看到略有形似的教學樓與操場,向觀眾暗示了這是一個學校的假定空間場所。
(一)燈光對于舞臺空間的技術處理。舞美形象的簡潔與寫意打開了舞臺,為燈光的設計取得了相對自由的空間。
為了秉承簡潔與寫意的舞美設計思路,本劇中,燈光對于鏤空書本框架的處理就是“不處理”,讓它處于自然狀態的灰黑色,為的是,與中區的空間形成對比,只讓“被修剪”的、“象征、隱喻”“成長中的學生”的“松樹”更加的形象突出。
在燈位的設計安排上,緊緊抓住舞臺上空的簡潔、開放、自由,在靠近邊檐幕的4道頂光吊桿上每邊各1盞總計安排了8盞燈具,投向經常放置于邊幕的具有青春氣息的8棵松樹,使之始終郁郁蔥蔥,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二)燈光對于劇情的藝術處理。為了能夠更好地烘托該作品的舞臺氛圍,整體燈光設計時,我選擇了能夠襯托演員青蔥氣質的青春光色綠和明黃,作為該劇的主色調,并反復地多次使用。在燈光處理上力求歸于自然,以生活化的過渡,將觀眾帶進師生的真實內心和主觀世界。
“十年樹樹、百年樹人”,開場,兩行樹木間走出歐陽老師,她詩一般的內心獨白,開啟了整個舞臺“清雅”的風格定位,燈光不僅給歐陽老師定點的“點上”提亮,還用頂光上的綠色勾畫出松樹的輪廓,襯托學生們的分批亮相,這一下子就“有點有面”地突出了樹木存在的意義,突出了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并將此主體關系始終貫穿于整臺的演出中。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將會經歷三年飽受“摧殘”的學習重壓和生活管制,他們忍不住集體吐槽,這時的燈光也與學生的情緒同步,帶著挑釁、試探、不滿的“小情緒”,在“RAP”節奏中,完成了同學們在開學后的第一次集體性的情緒化宣泄。
第三場,氣氛壓抑,“收衣服”事件的爆發,又將劇情推向矛盾高潮。燈光的處理適時抓住雷雨天氣的客觀外在條件,運用特殊的舞臺光效,生發出內心極端情緒的爆發,面光、頂光、側光化作情緒的不斷外化,一氣呵成了打人事件的效果配合。燈光自身的處理也在鋪墊、推進、展開、表現中釋放了情緒、激發了矛盾,引發了觀眾的震驚和思考。
更嚴重的是兩個男生逃課于游戲廳前與混混打斗的情節,那是一場更大的重點戲,對于燈光的要求更高,為了給夜晚打斗增加強烈的沖擊效果,我們在燈光處理的節奏性方面做了特別嚴謹的設定——暗夜的氛圍——游戲廳前的五彩繽紛、光怪陸離——搶劫打斗中老師營救學生膀臂受傷的燈光閃爍與紅光造型,整個燈光的節奏緊緊跟隨音樂節奏和動作節奏三位一體同步完成,產生了藝術的合力。我們用燈光講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這也是現代舞臺藝術的魅力所在。
最后,老師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學生,并借喻大樹的象征,讓明媚的燈光普照每一棵大樹,照亮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使得學生的精神得到升華;那一刻,整個舞臺是那樣地澄凈、明亮。觀眾發出了熱烈掌聲,那一刻,作為燈光師,我們的內心是多么地自豪喜悅!
舞臺燈光,是我創作的寶貴陣地,我堅守,我欣慰,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