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娟
【摘 要】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講解語言文字,也就是說整節課的內容更加側重于字詞的理解和文章主旨思想的把控,以及寫作輸出。整節課堂更加傾向于安靜的品讀,但我們知道小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尤其是男孩子,上語文課根本坐不住,所以一定要營造一個有趣的課堂環境。
【關鍵詞】生動有趣的導入;多彩的教學活動;多媒體輔助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課堂導入力求生動有趣
小學語文課堂剛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講一個小故事活躍課堂,也可以帶領孩子們一起讀詩歌,或者進行猜謎語游戲,而不是一上來就直接進入課堂,那樣的話不利于調整孩子的上課狀態。如果是年級較小的孩子,還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帶領大家做個與本節學習內容有關的小游戲,這樣的話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就一下子上來了,孩子上課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不僅如此,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感也大大減弱了,更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
二、設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語文課堂不能只是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聽兩個活動,這很容易形成雞對鴨講的局面。教師無法真正有效得知曉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們也會覺得整節課形式過于單一,容易感到索然無味,慢慢就會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那么如果能夠在上課過程中穿插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那孩子們的興趣自然會非常濃厚,教學節奏也會更加明快有效。比如說,我們可以在講解了一段文采斐然的環境描寫之后,引導大家自己做出剪報,根據自己對文章中環境描寫句子的理解,塑造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這不僅加深了對文章內容和描寫手法的理解,也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三、在講課過程中要有親切感,讓孩子們喜歡上你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老師一般都面帶微笑,平易近人,往往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而小學生因為年齡尚小,本身性格特點還是偏重與依賴親切和藹的老師,如果只是嚴厲的說教,教學效果反而事與愿違。那么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最好能夠在上課過程中面帶微笑,而不是一味板著臉孔訓學生。而且教師是否能在學生中建立威信,并不在于這個老師教學有多么嚴厲,尤其是在小學課堂中,越是嚴厲,越是適得其反。微笑可以讓整節課堂變得輕松活躍,無形中給了學生鼓勵和自信。
四、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使教學素材更加豐富多彩,那孩子們上課的興趣自然更加濃厚。如我們學習《燭光里的媽媽》這首詩時,我借助多媒體把這首歌曲和詩詞配在了一起,同時加入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圖片,做成了一個聲情并茂的幻燈片。在授課的時候使用幻燈片進行講解,孩子們的情緒非常飽滿,尤其是在音樂的感染下,看到那些生動具體的圖片時,孩子們的感情一下子抒發到了最高點,對于整首詩主旨的把握也更加到位。
五、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和教學能力
作為教師來說,如果自身的文學素養比較匱乏,那么在課堂上必然不能服眾。試想一下,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教學語言病句百出,教學板書奇丑無比,怎么可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呢?我覺得作為語文老師,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板書水平,一手清秀美觀的粉筆字可以在第一時間贏得學生們的好感;另外一定要利用課余時間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那么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文學魅力就會不由自主的散發出來;最后,教師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因為如果只是自身文學素養很高,但卻不知道如何輸出,無法有效的安排課堂,那勢必就像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學生們也無法真正獲益。
六、適當的開展一些教學比賽
目前電視節目中由很多非常受歡迎的大賽,如漢字聽寫大賽,成語大會等,這些比賽活動因其比賽形式靈活多樣,趣味性極強的特點,吸引著大批青少年們踴躍參加。那么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也可以借鑒這種形式,把比賽活動引入倒教學過程中。如定期舉辦漢字聽寫大賽和成語大會,考察內容以學生目前正在學習的內容為主,同時加一些高年級的內容為輔,以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再設置一些受學生歡迎且比較使用的獎品。也可以考慮把孩子們的比賽成績作為期末考試的一個加分項,吸引學生們參加。
這些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因為比賽成績的存在也在學生們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有效的競爭,為了獲得一個較好的比賽成績,孩子們也會在平時的生活中自發的注意積累和思考,這樣字詞和成語的積累上來了,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的閱讀和理解兩大項目也會更加如魚得水。比賽成績優異的孩子通過這樣的活動收獲了自信,上課過程中會更加踴躍;比賽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呢,也激發了上進心,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