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霞 張能福
【摘 要】頂崗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頂崗實習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它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集實習、教學、工作、社會實踐與就業于一體的活動。學校專業教師應積極投身中職專業教育教學,專業老師不僅要在學校課堂講授專業理論知識,還要下企業加強自身與時俱進的專業水平的提升,并著力推進中職學生參與頂崗實習,同時還應該參與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專業性指導,加強對學生實習實訓操作的現場對接管理。
【關鍵詞】頂崗實習;專業教師;實習指導;過程管理
【Abstract】Internship is a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ternship is a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formation, it is made up of schools, enterprises, students ,the three parties to participate, practice, education, work, social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in one of the activities.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be activ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not teach professional theory knowledge only in the school classroom, but also the enterprise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level of ascension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ship,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participate in guiding internship students for professional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e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internship;professional teachers;practice guidance;process management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第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提出《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如何促進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如何實效性地加強對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如何向當地制造業輸送符合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促進產業升級,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是當前擺在當地中職教育面前的一大問題。
頂崗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行為規范,掌握必需的專業基礎知識,了解職業崗位的相關環節;培養具有較強專業操作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創業型專門人才; 使學生加深對職業崗位工作的認識,逐步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克服對前途迷茫和盲目高攀的不現實思想,客觀地確定人生的發展道路;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縮小與企業實際需要的差距;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責任意識、群體意識以及良好的職業心態和作風;使學生逐步了解和熟悉社會,在社會實踐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把個人智慧融入到集體智慧之中,為走上社會、順利實現就業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準備,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頂崗實習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它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集實習、教學、工作、社會實踐與就業于一體的活動。
現在學校專業教學與學生實踐、實訓不能完全協調一致的有機結合,專業教師只管教室上理論課,至于學生在實踐、實訓中對專業知識運用怎樣,專業老師基本不知道。故此,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來明確學校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方式與責任,并在《專業課教師下企業實踐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中職學校專業老師要下到企業工作至少半年,專業教教師通過下企業進行繼續教育學習來提升自我,找出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的差距,并通過綜合分析,找出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以便為完善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積極參與校企課題申報建設,與企業科研人員共同研發新產品。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是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是以市場為導向,研究人才培養模式、精品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與建設等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下企業鍛煉,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提高動手能力,為專業設置、構建與中職培養目標、國家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作好市場調研。國家示范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真正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要進行工學結合教學改革,前提與保障就是師資隊伍。通過教師下企業鍛煉把原來的“雙證”改為“雙能”,培養教師既有理論教學能力,又有實踐教學能力,成為符合高職教育需求的真正“雙師”素質教師。
專業老師不僅要在學校課堂講授專業理論知識,還要下企業加強自身與時俱進的專業水平的提升,同時還應該參與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專業性指導,加強對學生實習實訓操作的現場對接管理,從如下九個方面著手加強管理教學:第一,企業現場授課:依據教學計劃,階段性的下企業授課,結合學生實際工作內容與教材相銜接實施教學,尤其是在學校課堂上比較空洞、抽象的課程內容,要把它搬到企業實施現場教學;第二,實訓指導:下到車間,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指導;第三,現場答疑:就學生在實際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或疑問進行解答,或是教材與實際脫節的問題,或是過時書本尤其是電子電工、計算機、汽車維修等課本知識跟不上現實,老師要利用與時俱進的新知識對過去書本知識加以補充說明或更新講解;第四,合作工作:下到企業與學生一起生活工作,例如,國際貿易專業的師生共同探討某項訂單的洽談內容、方式、地點、技巧及注意事項,讓公司利益最大化,或在車間同一條流水線的不同崗位共同去完成某個部件或產品,給以學生以身作則的現身說教,給以學生足夠的親和力或榮譽感;第五,共同申請課題開發:由學生發現問題,老師與學生、專業技術人員一起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商討問題的解決途徑,與目前工作實際相結合,界定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確定研究步驟和預期成果,形成課題申報;第六,共同研發新產品:老師通過自己豐富的專業領域知識,充分發掘學生是新奇的且無限的想象力,利用師生的小創造發明,共同研發新產品或專利申請;第七,心理健康輔導:心態決定實踐效果,態度決定出路,學生下到企業,離開了舒適的家庭和親愛的父母,離開了熟悉的校園和可信賴的老師,到相對陌生的企業,各方面要親力親為,可能會短期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扭曲,需要我們的老師利用與他們共處的時間對他們不定期的有意無意的加強心理健康輔導,讓其有個良好的實習心態去安心工作、開心生活。第八,溝通協調:協調學生與企業師傅以及企業各部門有關學習工作上的溝通,真實客觀地與學生家長溝通學生企業工作生活方面的現狀,及時向班主任、專業部及學校反映學生在企業學習、工作、生活的綜合情況,搭建起學生與企業、家長、學校之間的交流橋梁,及時的為他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第九,有效評價:扎根基層,親身參與,理論聯系實際、滲透企業文化地加以實踐指導,能給予學生客觀真實而準確的評價,有利于學生日后的專業發展和專業能力的切實提升,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養成。
專業教師應積極投身中職專業教育教學,并著力推進中職學生參與頂崗實習,真正展現職業教育教學的優勢、校企合作之根本,通過實訓、實習完成對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等實際技能的教學,“呈學生之美,成企業之美”,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寧.中職生實習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交通職業教育,2007(4).
[2]葉小明.在工學結合中實現校企深度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07(10).
[3]曹嘩,邵建強.職業教育產學結合制度的宏觀探究[J].職教論壇,2006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