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恒 王會聰 陳軍 朱曉宦
摘要: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為提高我院水產養殖專業頂崗實習的實效性,通過分析該專業實習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職業指導和崗前培訓、建設多類型實習基地、創新實習模式、構建信息化網絡管理平臺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等措施來全面提升我院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水產養殖專業;頂崗實習;實效性
高職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關鍵在于高職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頂崗實習的實施成效。頂崗實習能促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也是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徑[1]。水產養殖專業為我院新增專業,人才需求量極大,如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讓企業真正認可學生,擴大學院在行業內的知名度?關鍵在于能否通過頂崗實習培養出掌握崗位核心技能的人才。基于此,為切實提高水產養殖專業頂崗實習的實效性,我院根據專業頂崗實習的特點和存在問題開展一系列的研究與探索實踐,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1水產養殖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存在問題
通過對水產養殖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與企業的溝通交流,發現實習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第一,實習基地類型少、規模小。目前水產養殖專業頂崗實習主要集中在漁藥和飼料銷售兩大類企業中,大部分屬于中小型企業,限制了學生未來就業的選擇空間和專業技能的提升。第二,學生缺乏職業規劃和崗前培訓。學生實習之前對未來缺乏長遠規劃,被動的接受學校的安排,遇到挫折就退縮;同時部分企業在學生正式入崗實習后沒有系統的崗前培訓,實習過程遇到問題得不到導師的及時指導,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第三,實習周期與企業生產需求不同步。華東地區水產養殖的旺季在每年的4月到10月,而學校的頂崗實習則為7月至第二年6月,與企業生產不同步。第四,指導教師隊伍薄弱,缺乏實習過程中的有效指導。一方面,高職院校中尚未配備專業的實習指導隊伍,最多班主任和學工處老師關心下實習情況;另一方面,企業導師指導學生較多,加之學生會分配到鄉鎮或村上的經銷點,不能做到全程和實時的指導。第五,實習地點分散,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頂崗實習還屬于學校的一個教學過程,學校有責任監管學生的實習狀況,在督促學生的同時也了解企業的安排是否合理。第六,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目前的考核體系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無法對頂崗實習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2]。
2提升水產養殖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實效性的探索實踐
2.1 加強職業指導和崗前培訓
“預則立,不預則廢”,可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的重要意義。只有當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后,才能積極克服實習過程中的困難,主動的完成實習任務。為此,我們在開設相關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又邀請行業內成功的企業家以“百家名企進校園”等活動向學生介紹他們的奮斗歷程和企業情況,既為學生職業發展上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又讓學生了解了業內的知名企業,讓學生頂崗實習選擇企業時目標更明確,提高了實習崗位的穩定性。目前水產專業頂崗實習崗位多為技術服務類的,要求實習生能根據養殖戶的池塘情況及時給出解決方案,對學生的實踐技能要求高,企業只有提供系統的崗前培訓并根據不同養殖階段所遇問題再組織技能培訓才能讓實習生勝任這個崗位。為了讓類似崗位的培養方案制度化,校企雙方需制定詳細的培養計劃,簽訂合作協議,讓雙方明確責任,使頂崗實習有章可循[3]。
2.2 建設多類型的頂崗實習基地
為了讓學生將來就業的空間更廣闊,必須建成能覆蓋水產專業核心技能崗位的不同類型的頂崗實習基地,包括政府科研單位類,如江蘇省淡水研究所;養殖企業類,如中洋集團;苗種繁育場,如上海農場水產良種場;技術服務類企業,如通威飼料、海大飼料、生泰爾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知名企業。如何選擇實習基地?首先注重校企雙方的“互利互惠”;其次企業的生產規模和效益要良好;再者,企業具有良好的經營理念和先進的企業文化;最后,每種類型的企業要有流動,學生反饋意見較差的企業直接淘汰。
2.3 實施適應水產行業的頂崗實習模式
在對合作企業生產周期、崗位動態變化及頂崗時機調研的基礎上,將水產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分為夏令營體驗式頂崗實踐、課程實習式頂崗訓練、就業式頂崗生產 3個階段,并以崗位技術能力為主線,把不同階段頂崗實習納入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實踐教育教學和企業生產周期同步[1]。目前我院就業式頂崗生產階段實施的是“2+1”的培養模式,即大三學年全部在企業。這樣的安排與華東地區水產養殖的生產季節不同步,為了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緊密配合,我們調整教學計劃,重新安排課程,將培養模式改為“1.5+0.5+0.5+0.5”,即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在前面的1.5年學完,在大二的下學期即每年的3月份就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當養殖進入末期的10月學生回校進行總結分析、理論的加深以及其他綜合技能素質的拓展。
2.4 建立信息化網絡管理平臺
基于水產專業頂崗實習基地分散、偏遠,導致學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動態和實習效果不能前面掌握,難以評價實習的實效性。如何加強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確保頂崗實習各項任務的完成,提高實習質量,是目前高職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學院目前探索使用基于手機APP的異地頂崗實習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來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之間的快捷、實時溝通。該平臺包含任務、日志、交流、分享、考勤等5個模塊,任務模塊為今天必須的工作,日志模塊為實習生的每日工作總結,交流模塊類似微信群為學生工作討論平臺,分享模塊為實習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以及處理方案的分享,考勤模塊則通過GPS定位、現場拍照等方式來打卡。通過對14級學生的實施情況來看,基本實現了頂崗實習全程、動態即時的指導監管。
2.5 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考核
實習結束后的考核和評估,可以讓學生明確頂崗實習的努力方向和目標,約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的行為,讓頂崗實習在人才培養中真正發揮作用。目前水產養殖專業的評價考核體系主要有兩部分組成,30%的學校評價和70%的企業評價,其中學校評價由實習態度、實習任務、實習成果以及遵守紀律等四個方面,企業評價則由職業素養、工作任務、職業技能以及工作成效等四部分,尤其是任務和成果等評價內容可通過APP管理平臺內數據直接得出,實現了定崗實習的過程 考核。最后對于實習成績優秀者,學院還給予“優秀實習生”稱號并頒發實習獎學金進行鼓勵,這些措施起到了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積極性的作用。
通過在14級水產養殖專業的實施情況來看,這些措施顯著提高了頂崗實習的效果,學生對實習的滿意率達到了92.5%。由于這些措施才實施1年,尚處在探索階段,還需在后續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王明躍,辛山淼,王平.高職農學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質量控制的研究與實踐[J].宿州學院學報,2011,6(26):106-119.
[2] 孫兵.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過程管理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0(7):59-60.
[3] 陳平,林家樂.項目化管理的頂崗實習運作模式探索與實踐——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4(4),248-52.
基金項目: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編號:JK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