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摘 要:頂崗實習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實踐性環節。高職學生1年的對口企業實踐,再加上實習地點相對分散,造成了頂崗實習期間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難和低效。基于工作實踐,本文結合當代年輕人生活形態改變的特點,介紹了如何采用分階段式量化式布置任務,讀圖式解讀任務,“微評價”形式考核實習情況,有效提高班主任頂崗實習管理工作效率的做法。
關鍵詞:頂崗實習 班主任工作 分階段式量化 讀圖式 微評價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提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最后一年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時間不少于半年。”。為了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當前高職院校主要采用2+1教學模式。即學生在校學習2年,第3年到專業相應對口的企業實踐。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頂崗實習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對于班主任來說,這段時期的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完全離開學校,實習地點相對分散。而有關實習學生的具體工作,大到推薦表和就業協議書的發放、企業招聘信息的傳達,小到四、六級考試的報名,都必須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每一位在外頂崗實習的學生。
如何提高頂崗實習期間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實現校外頂崗實習學生的有效管理,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結合本校學生實習期間所需完成的任務,提出幾點建議。
一、分階段式量化布置任務
頂崗實習的學生既是企業的準職工,也是學校的學生。因而在頂崗實習工作期間,仍需完成學校布置的一系列實習任務。實習學生必須在完成企業頂崗任務的情況下,利用有限的業余時間,完成學校布置的實習任務。
若教師提前將實習任務“一攬子”布置給學生,學生容易遺忘,往往導致師生間的反復詢問和解答,最終上交的材料“半半拉拉”。因此,筆者嘗試將頂崗實習生在一年中需要上交的所有實習材料,分成若干階段去完成,以具體數量化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并規定每個節點上交材料的具體時間和方式。
分階段式量化布置任務,學生隨時可以從班級QQ群內下載任務書,及時了解到每個階段上交實習材料的數量和具體要求,既減輕了班主任解答學生疑惑的重復勞動,又能保證上交材料的準時性和準確性。
二、讀圖解讀任務
根據以往帶畢業班的實踐經驗,高職學生對于離校前布置的實習任務,不論采用多么詳盡的口頭描述,最終上交的材料還是“缺胳膊少腿”。當代年輕人的閱讀方式在發生改變,視覺閱讀代替了心理閱讀,網絡閱讀代替了紙媒。考慮到頂崗實習學生更傾向于讀圖的閱讀習慣,筆者將難以口頭描述清晰的實習任務,如就業協議書的規范簽署和蓋章要求,直接用圖片范例的形式發給學生。讀圖式的布置任務,有效地避免了錯誤操作帶來的師生之間的協議書的往返傳遞更改,大大提高了頂崗實習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三、“微評價”考核實習情況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實習情況的考核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一個40~50人的大班級來說,必須通過有效途徑才能掌握全體學生的實習動向。
一是以學生自愿的形式組成5到6人規模的“微團隊”,微團隊設立信息員,由信息員負責將其團隊的實習情況每月初按時反饋給班長,班長再將實習信息匯總后傳達給班主任。頂崗實習班主任可以通過這種自下而上、層層構建的形式,達到掌握全體學生的實習動向并對之合理評價。
二是建立班級“微信群”,微信是當下年輕人比較喜愛和普遍使用的交流形式,他們傾向于在微信群中分享事件、表達情緒。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情況,及時了解在外實習的每位同學的思想動態,才能有的放矢地考核和評價全體學生的實習情況。
三是針對分階段量化布置任務后,考核每次微型任務的完成情況,“微評價”的積累形成實習成績的最終評定。
四、小結
2+1高職人才培養教育模式要求1年頂崗實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基于工作實踐,結合當代年輕人生活形態的新模式,班主任可以嘗試分階段量化式布置實習任務,用圖表的形式代替口頭描述解讀畢業生工作,在此基礎上形成“微評價”,從而系統合理、科學考核頂崗實習情況,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頂崗實習管理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莫小梅,趙洪.淺議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輔導員與班主任工作[J].時代教育,2012(9).
[2]劉繼強.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管理問題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0(6).
(作者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