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軍
摘 要:本文分析了籃球教學的主要內容,即身體素質、籃球技能、團結對抗意識培養等,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技工院校籃球訓練教學策略,如傳授比賽規則,培養團結對抗意識,加強技能訓練,提高籃球運動技巧等,旨在為提高技工院校籃球訓練水平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籃球運動 體育教學 投籃
隨著技工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數量大幅度增加,籃球項目由于集對抗性、娛樂性于一體而受到師生的喜愛,籃球運動教學是技工院校體育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因此,探討籃球訓練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籃球運動教學的主要內容
1.身體素質
許多體育老師在傳授籃球時,主要集中教學籃球技能方面,忽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訓練,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實際上,學生身體素質才是學生籃球成績提高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身體素質高,才能在激烈、高強度的籃球對抗中完成一系列技能操作。因此,在籃球訓練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作為籃球教學訓練的重要內容。
2.籃球技能
籃球技能包括運球、傳球、投籃等環節技能。其中,運球技能主要是培養與提高學生控制籃球的身體協作能力;傳球和投籃技能是籃球運動配合進攻的主要紐帶,也是籃球技能訓練時主要教學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體育老師可以對學生分組,輪流進行進攻與守勢,以加強他們的籃球技能,條件成熟時組織雙方對抗比賽。
3.團結對抗意識的培養
籃球是一項團隊對抗性體育運動項目,培養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集體對抗意識至關重要。團隊成員配合與合作,一致對抗另一方才能為贏球提供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對抗意識,對于學生將來學習與工作也具有積極作用,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技工院校籃球訓練教學策略
1.傳授比賽規則,培養團結對抗意識
籃球運動訓練中,籃球運動理論知識是實戰的前提。為此,體育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籃球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熟知籃球運動比賽規則,并且在平常訓練中靈活運用。體育老師應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說明一些不允許出現的動作,比如推拉對方球員,阻擊對方球員向前運球時出現不正常姿勢等。總之,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著重向學生說明比賽規則和處罰措施。同時,體育老師應該堅持培養和提高學生團結對抗意識,不斷增強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加強技能訓練,提高籃球運動技巧
(1)運球訓練。籃球運動中,運球技能是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運球質量高有助于實現擺脫攔截、快速助攻以及快速投籃得分。老師在運球訓練時,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運球手法。沒有專業學過籃球的人一般是手腕用力運球,并且在運球過程中,總是用眼睛看住籃球。這些行為都要在運球訓練中加以克服。體育老師可以多安排體側運球、急停爭起運球等活動,讓學生掌握運球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2)傳球訓練。傳球質量影響籃球比賽團隊進攻性。體育老師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傳球減少丟球情況的發生,訓練學生傳球線路安排,訓練接球手法等。傳球訓練可以從簡單到復雜。另外,在傳球訓練過程中,還要訓練學生傳球腳步動作等。等學生傳球技能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安排干擾對抗環境下傳球訓練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傳球能力。
(3)投籃訓練。籃球運動訓練過程中,投籃進筐是比賽得分的唯一方式,是所有運球、傳球,雙方攻守的終極目標。提升學生投籃技術,促進學生投籃命中率,是籃球比賽勝利的保證。投籃包括單手投籃與雙手投籃兩種姿勢,相對而言,單手投籃比雙手投籃要少消耗0.1~0.3秒,因此,在高強度激烈籃球比賽中更為有利。因此,在培養學生雙手投籃的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單手投籃。另外,體育老師在訓練學生投籃過程中,著手訓練學生投籃姿勢,從持球到球出手的身體姿勢、力度把握、彈跳等動作協調,提高學生籃球運動技巧。
三、重視戰術訓練,培養學生戰術意識
籃球運動是集體性體育項目,要獲得籃球比賽勝利,僅靠個人力量是不行的,而是依靠團隊之間的協調配合。為此,體育老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戰術訓練,向學生講解攻守策略、戰術意圖,培養學生相互配合與協作的能力,克服學生單槍匹馬的個人主義戰術。總之,通過長時間的戰術強化訓練,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相互配合的戰術意識。
參考文獻:
[1]郝佳.探索提升高職院校籃球教學質量的思路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6).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