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昌
【摘要】體育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增強體質尤為重要,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隨著改課的推進和深入,我國中專體育教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文章將具體分析中專體育的教學現狀,并為促進中專體育教學探索一些改善措施,為中專體育老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專 體育 體育教學 現狀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084-02
中專體育教學不但是提高中專生身體素質,使學生勞逸結合,放松身心,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基礎課程。在“教育即服務、教育即交往、課程即生活、合作即發展、學習即生存”等現代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我國的中專體育教學要求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以人為本,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能力和興趣。中專體育老師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分析中專體育教學的現狀,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課程質量。
一、中專體育教學的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深化,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從小學到初中到大中專學校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成就。在教學內容上更加合理、多樣,教學方式方法增多,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管理體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規范。但是,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應試教育遺留的問題一直在困擾中專體育的教學,中專體育教學還存在不少不足和缺陷。
(1)陳舊的觀念沒有得到有效糾正
體育的根本目的是強身健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并教導學生提高自我身體的重視意識和管理能力、管理方法。是一種“生涯體育”、“快樂體育”、“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西方很多家已經在履行這樣的教育觀念了。而我國的體育還處于“競技體育”階段,專注培養運動型人才的觀念在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中已經根深蒂固,另外,應試教育一切以成績為重的目的式教學在中專體育教學觀念中的殘留也很頑固,造成教師教學只注重成績,不注重過程和學生的體育,不利于“快樂體育”和放松身心,勞逸結合的目的的實現。
(2)教學目標單一
我國的中專體育教學,教師的目標通常停留在學生的體質是否得到了增強這一單一目標上,而很少關注學生上課過程的體驗、體質體格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是否教授,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終身鍛煉的認識等其他方面同樣重要的方面在中專體育教學中通常被忽視了。
(3)教學方法程式化,缺乏靈活性
多年來,我國體育教學一直是沿襲“講解—示范—練習—指導—再練習—總結”的傳統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很容易產生倦怠,提不起興趣,達不到教學的效果。
(4)教學內容缺乏創新
我國的中專體育教學內容,基本上跟初高中的體育教學內容大同小異,大多是一個學期學一兩套健身操,或是教授、練習一兩樣球類運動,缺乏新意。有的學校只有實操課程,對體育理論、觀念的傳授不足。
(5)缺乏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習氛圍不理想
體育課應該是讓學生身心愉悅、放松心情、實現勞逸結合,在放松的狀態中獲得身體的知識、技能、方法的一門學科,所以體育課應該擁有輕松、愉快的氛圍,但很多中專體育教育課程中,老師缺乏和學生的溝通和互動,只一味地“填鴨式”的灌輸體育技能,或過多的訓練沒什么新意的放松訓練等,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都不理想。
(6)教學評價單一
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中專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還是集中在成績上,有的學校分了理論課和實操課,理論的成績占了很大比重,有的學校不設理論課,只設實操課,考試內容單一,這都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積極采取措施,改善中專體育教學現狀,提高質量
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就該探索措施,改善現狀,提高中專體育的教學質量。
(1)改變落后觀念,糾正體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充分發揮中專體育課的功能,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①轉變應試教育以教師為主的觀念,以學生為主,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情況、需求積極進行課堂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革;②轉變運動型人才培養的觀念,更多的關注學生的體育觀念、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培養學生“終生鍛煉”的觀念和意識;③培養學生科學合理的鍛煉觀念,“健康體育”的鍛煉觀念,使學生的鍛煉能最大限度的利于身體健康,而不會造成身體損傷或因負荷鍛煉、鍛煉時間不科學留下健康隱患等??傊?,要多研究新理論、新情況,學習西方先進觀念,轉變中專體育教學的觀念,提高教育質量。
(2)設置綜合的中專體育教學目標
體育課教學的任務不是單一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應該包含學生科學鍛煉的觀念、技能、技巧的培訓、眾生鍛煉、科學鍛煉的理念的傳遞,同時,應該達到放松學生身心,使學生勞逸結合、喜愛體育、鍛煉體育的目的,也應該包含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身體情況、健康狀況,對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檢測等等各方面的綜合內容,中專的體育教師全方位的發揮體育課的多種功能。
(3)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改革“講解—示范—練習—指導—再練習—總結”的教學方法,多利用游戲、師生互動、小組活動等多種方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質特征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輕松、愉快的獲得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體質。
(4)創新課程內容
體育課應改變傳統的體育理論或體育實操的單調教學內容,包括體育文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設施、體育組織等關于體育的方面都可涉及,豐富體育課程,增加體育課程的生動性、豐富性。在體育實操課程中,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中華武術等內容都應該涉及,根據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學生最大限度參與的目的。
(5)轉變教學方式,靈活教學
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忠心,以學生為主體,多進行師生互動,使中專體育在輕松、愉快的良好氛圍中進行。
(6)多種評價模式
改變單一評價模式和傳統的成績為核心的評價方式,更多關注中專體育教學的過程和學生的體驗,切實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三、結論
總之,體育是中專教學中一門基礎學科,隨著課改的推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還存在很多不足,文中分析了具體需要改善的地方并對改善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給中專體育教師一些經驗和啟示。
參考文獻:
[1]陳光紹,廖世玲.體育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淺議[J]體育科學研究,2003,(3)
[2]蔡雪勇.淺談中專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7,(1)
[3]孔天敏.中專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安徽教育,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