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州中學 姚紅霞
在閱讀中思考 在思考中閱讀
——芻議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
江蘇省淮州中學 姚紅霞
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的閱讀能力是學生數學思維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在閱讀數學學習資料,回答相應的問題時,都需要閱讀數學文本,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一個學生有較高的數學閱讀能力,便能夠迅速理解題干的意思,并找出題干中重要的條件,快速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進而提升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
高中數學;數學閱讀能力;思考
高中課堂的數學閱讀能力具體體現在下面八個字中:讀通、弄懂、理清、學會。讀通主要是指學生將閱讀材料總體瀏覽一遍,大致了解閱讀材料的意圖。弄懂則是在讀通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主要是理解相關概念、法則或者是定理,明確解題的思路。理清是能夠將閱讀材料分清段落,找出其中的重難點、基本思路以及主要注意的點。學會是指在閱讀材料中總結出解題的方法,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實現舉一反三的效果。那么教師應該怎樣提升高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呢?
說到高中的數學閱讀,很多人對于數學中的閱讀對象都不以為意,有很多教師也會說:“所謂閱讀對象,就是學生正在閱讀的那一部分數學文本?!逼鋵嵅蝗?,我們不能這樣簡單地去看待數學閱讀中的閱讀對象,例如,高中教學中的重點“函數”,在講“函數概念”時,課本上是這樣陳述的: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這個概念特別抽象,學生在閱讀這個概念時根本就摸不著頭腦,沒辦法抓住閱讀要點,所以也就沒有辦法提出相關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一個具體的例子來對這個概念進行分析,并幫助學生找到閱讀對象,掌握函數的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圖1中的函數圖象進行觀察,分析它是什么函數。一元一次函數中,x是可以取任意實數的,而它每取一個值,y就會隨著x取值的變化而變化,并且有且只有一個值與之對應。在進行數學閱讀的時候,如果文本內容不好理解,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列舉熟悉的例子,幫助學生找準閱讀的對象,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圖1
對高中數學的閱讀材料,教師要對學生悉心引導,讓學生能夠觀察材料中的案例,并從中找到可以學習的知識。還是“函數概念”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過的知識,分析圖2的函數問題。在學生學完函數的解析法、列表法和圖象法三種方法來描述函數的相關特征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探索函數的其他奧秘。當學生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來閱讀函數概念和知識以后,基本上都會有較深的認知。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繼續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地探索新知識,如:函數都有哪些特征?你是否可以運用抽象的方式描述函數的特點?函數和我們之前所學習的哪些知識存在聯系?你能否運用類比的方式來總結出函數的一些主要規律?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將之前學習的知識和現在的知識相結合,進而理解教學案例,然后在教學案例中拓展和延伸出其他問題,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考,用另一種視角來理解數學文本。這種閱讀數學文本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理解數學文本的效率,將直觀的練習抽象成一些規律,進而發散學生思維,更好地解答問題。

圖2
在高中數學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學會了運用抽象的角度和應用邏輯聯系的方法閱讀文本之后,是不是就很容易地讀懂數學文本的內容呢?其實不然,很多數學文本潛藏著一些其他內容,學生還要運用發散性思維將其中隱藏的內容發掘出來,進而和自己原有的思路整合,歸納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數學體系。
還是上面的“函數概念”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圖1和圖2相結合,分析函數的性質,同時讓學生通過實踐來了解函數問題的變量和常量。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和歸納之后,得到結論:可以取不同數值的量叫變量,而數值保持不變的量叫常量。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將案例作為學習的基礎,自主閱讀和歸納文本中的數學概念,之后進行思考和總結,讓學生在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總而言之,對于數學閱讀教學的重視,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發展方向的。閱讀作為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是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重要一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把握住數學閱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才能不斷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增進學生的數學技能。
[1]胡光榮.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107.
[2]顧明.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3(32):39.
[3]孫丹丹.淺談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才智,2013(0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