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誠
摘 要:經濟正在迅速進步,與之相應的民航業也獲得了發展。面對新的形勢,民航業有必要加強最根本的質量管理,在保障民航業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效益。相比于其他行業,民航業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風險性,因而也有必要強調民航業安全監管,通過這種方式來完善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這是由于,民航運輸如果突然出現故障,那么將會威脅乘客安全,同時也會帶來民航業的損失。對于民航運輸而言,安全及質量管理應當構成根本點,通過提升管理的方式來確保民航業的全面完善。
關鍵詞:民航業;質量管理;安全管理
在運輸體系中,民航系統應當構成其中的核心部分。很長時期以來,民航業都依照特定的標準來管理民航生產,在此基礎上也構建了多層次的安全和質量管理體系。然而不應忽視,民航業在安全及質量上的全面管理仍存在弊病或缺陷,因而并沒有達到最完善的程度[1]。從本質上講,民航業應當緊密結合最根本的安全管理、民航質量管理、風險監管及信息傳送等。在全面管理的前提下,民航業對應的安全監管也要體現全面的特性,完善與之相應的安全監管法規。做好民航業安全監管,這樣做有助于在根本上確保民航業的質量,服務于民航業的全面進步。
1 現存的管理缺陷
首先,現今較多的民航飛機都屬于外國制造和生產的,這種現狀也在本質上增大了維修難度。近些年來,航空業正在迅速進步,與之相應的航空飛機質量也應當隨之提高。從目前來看,很多民航飛機都來自域外生產,這類客機在較大程度上有助于確保乘客舒適性,同時也方便出行。例如波音飛機和空客系列的客機,這些類型的民航都來自域外。然而,進口客機在制作和生產時的基本原理也是有差異的,截至目前國內仍欠缺維修進口客機的人才。一旦客機出現故障,那么很難在短時予以妥善的解決,情況嚴重時還會威脅安全[2]。
其次,民航業內的某些航空公司并沒有依照安全管理的根本原則來落實日常管理,因而暴露了民航質量監管中的很多缺陷及弊端。有關民航業安全監管的現行法規已經明確了民航業質量監管的規程,但是某些民航公司并沒有認真遵從安全準則來落實監管。對于細節性的民航安全隱患,民航公司并沒有確保落實,同時也欠缺配套的安全保障機制。由此可見,民航公司在執行現行安全指標的過程中并沒有擬定明確的安全規劃,缺乏持續改進民航安全的動力。
再次,現今的民航業仍欠缺高水準的專門人才。民航業本身具備較高的復雜特征,這種現狀在客觀上需要引進專門性的質量監管人才。從安全監管角度來講,民航業如果要達到更完善的安全監管程度,那么不能缺乏安全管理的專門人才作為保障。受到氣候等很多要素影響,飛行中的客機很容易遭受危險。一旦遭遇危險,那么客機上的乘客都會面對生命威脅。因此,民航業安全管理的關鍵點就在于避免疏漏細節,在根本上防控客機墜毀造成的傷害[3]。由于缺乏專門用于質量監管的人才,民航業現存的安全和質量管理仍表現出較多的細節弊病和漏洞。
2 完善民航業管理的具體思路
與其他行業相比,民航業在客觀上包含了更高的安全隱患,同時也需要投入更多資金用于扶持民航業。從根本上來講,民航業與整體的國民經濟是緊密相關的。只有保障安全,民航業才能具備持續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最近幾年,國際民航領域的民航事故較多,這種現狀客觀上也導致了民航業安全管理的較高壓力。相關人員有必要明確:對于民航業而言,安全管理以及質量管理并非孤立性的兩個概念,二者應當是緊密結合的。確保民航的安全,民航質量管理也就具備了前提。提升民航業的整體質量,確保符合設置的安全系數,這樣做有利于提升乘客信任度,在根本上推進民航業長期進步。
2.1 完善質量管理
民航業設置了嚴格的民航質量標準,作為航空公司就有必要嚴格予以落實。通過健全質量管理,民航公司才能保障民航的安全性,杜絕質量隱患。在飛機出廠的環節中,制作和生產客機的相關人員就有必要保障客機本身的安全,切實杜絕各環節的質量缺陷。應當依照逐層把關的基本原則來杜絕質量缺陷,做好全方位的質量檢驗。增強對于營運客機的質量監管,對于客機生產以及維修環節的各種細節都不應當忽視,而是要格外嚴謹并且注意查看安全漏洞[4]。
2.2 完善安全管理
從民航業管理的角度來講,行業安全管理構成了民航業管理中的根本點。這是由于,民航公司只有保障民航運行時的安全性,才能證明民航業符合最基本的質量指標。確保民航的安全,這種做法事關廣大乘客的切身安全,因此安全管理應當置于民航業監管的首要位置。民航業相關的安全監管應當融入各個環節,其中包括制作生產、航空客機維修、質量驗證和監督等。在安全理念的指引下,民航業才能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人身安全保障。
作為民航業中負責安全管控的有關人員,應當明確自身負有的重要職責,不斷提升責任意識。同時,機務維修的專業人員也應當具備優良的心態,真正意識到民航安全管控的職責[5]。作為民航公司,應當開設定期性的安全管理講座,強化針對性的民航安全宣傳。只有這樣,民航維修人員才能轉變認識,意識到客機運營安全與乘客生命財產的內在聯系,從而自覺杜絕安全管理缺陷。
3 結束語
民航業本身具備較高風險性,因而對于民航業來講尤其有必要重視風險管控。通過安全管理的提升和完善,才能從全面的角度入手來強化管理。民航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及質量監督都應當構成民航業管理的核心環節,其中的風險管理包含了風險評價、擬定風險評估的計劃、消除安全風險等多環節。然而截至目前,對于民航業的安全管理及質量監控并沒有達到完善,有待改進和提高。在未來實踐中,相關人員還需要摸索經驗,從而服務于民航業安全質量管理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文鋒.淺析民航業中的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11(05):15-18.
[2]張俊飛,劉春雨.民航維修質量與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風,2015(11):100.
[3]馮雙.民航維修質量與安全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27):165-166.
[4]彭姬茹.我國民航業的危機管理探討[J].管理工程師,2014(04):38-40.
[5]高志宏.民航氣象立法梳理、學理反思與制度優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