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芙琳
隨著信息技術科學在各個領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改革中也在不斷的發展,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也是新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探討的一個熱點。將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教學有效地應用于初中數學教育過程當中,也是實現數學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手段。在中學數學中,由于本學科自身的特點,有些內容學生學起來抽象,因此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借助多媒體教學,讓一些抽象的東西,通過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等方式,更能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近幾年,教師不僅是在公開課、研究課中使用多媒體,另外通過學校在各個教室安裝多媒體白板,讓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中普遍使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方便,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我就淺談一下信息技術在本校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變抽象為直觀
大家都知道很多的數學問題都來源于生活。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創作出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巧設疑點,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再加上教師適當的啟發與引導,讓學生積極的思考,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促使學生產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例如我校老師在講授九上數學《二次函數》一課中,利用幾何畫板現場演示:用描點的方法畫出二次函數y=ax2,(a>0或a<0),在利用上下平移、左右平移的方法逐一滲透y=ax2+k,y=a(x+h)2更直觀地展示二次函數圖象的性質,這種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步展現數學知識發展、變化的過程,體現了數學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情感上更容易地接受這一抽象的數學知識點,降低了數學知識的難度,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發現規律,探索求知,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并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還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術,變復雜為簡單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通過黑板、教具模型等形式展示給學生的,現在由教師利用計算機軟件加工成文字、圖形、影像等資料,然后在進行一些特殊的合成處理(如FLASH動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室或大屏幕投影進行演示。教師在利用這種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時,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多種感官并用,大大提高了本節課學生對信息的采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做到更精確、更有效的知識傳授,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例如,在八年級數學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教學中,我校數學老師利用PPT和FLASH軟件相結合,通過大屏幕演示,在課件中,能直接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角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和中線,用鼠標在屏幕上隨意拖動點A,利用FLASH軟件功能,將三角形ABC和“三線”之間的相互關系,隨著點A的變化,“三線”也隨之發生變化。使學生更直觀地發現,在鼠標移動點A的過程中,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和中線三線重合。
這種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課堂演示,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明了化、更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縮短了客觀事物與學生所掌握知識的距離,更有效地讓學生把各知識點之間加以組合,促進了學生對新知識認知結構的形成。但是,在這里我們教師也應該注意到一點,多媒體教學的演示過程只能幫助學生思考,而不能直接代替學生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恰當的給予提示,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演示功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思考的過程,使學生能對概念更好的理解并且加以應用。這樣,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練習效果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容量大的特點,通過一些軟件做成智能題庫,可以是多種形式,如游戲闖關、動畫等形式,讓學生合理利用多媒體做練習、復習舊知,或借助網絡上的一些智能軟件模式(如天天練、洋蔥數學),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教學內容進行練習,并能及時得到指導,同時學生也不會產生厭惡情緒。教師也可以利用文字處理軟件做一些程度不同、內容不同的電子試卷,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考察。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輔助化教學與數學學科整合已是現代化教學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的應用,已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但是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無疑也是數學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的一種課程學習方式,但是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中,要想有機結合并且深入長遠的發展下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及必要的各種條件。因此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必須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我們也相信,隨著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會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提升教師現代教育的理念,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