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欣
【摘 要】家園合作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形式。家長是家園合作活動的參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家園合作的成功都必須有家長的積極參與。研究發現,通過培養興趣、拓展合作形式、加強家園交流等方式可有效提升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的積極性。
【關鍵詞】家園合作;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
家長是幼兒園家園合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園合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兒園必須從多方面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的積極性。
一、引導家長積極參與,樹立家園共育新理念是根本
幼兒園的活動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共育是我們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通過家園直通車的方式呈現在家長面前,剛開始,并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東西到底要來干什么,只覺得老師好煩,每天不是要這就是要那,一開始還給你敷衍一下,時間略長,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當你的面對你說:“你們怎么什么都要,不會自己準備……”。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及時召開家長會,從新的教育觀、人才觀以及3—6歲兒童發展指南等方面,向他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這是體現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家園溝通,達到同步教育的目的。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們做到了“四公布”:在家園直通車里每月公布月計劃;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每日公布一日保育教育活動內容;每日公布幼兒表現評價。在開展新的主題活動時,把主題教育計劃和教育內容醒目地展示在家園直通車里,讓家長和孩子先有目的地進行關注,并在“溫馨提示”欄目里,提醒家長及時準備教學材料等,并協助完成活動目標任務。培養家長牢固樹立了家園共育的新理念,從此家長的觀念開始轉變,觀念一轉變,我們的工作就順利開展起來了。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創家園共育新局面是關鍵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的,離不開家長和教師、同伴的幫助。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可見,只有家園的互動合作,才可能帶給兒童最好的經驗。因此,在開展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協助完成教學任務。如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主題教育《多彩的啤酒瓶》,活動中,我們發動家長搜集了啤酒瓶和樹枝,以及有關瓶子裝飾的連續圖案,供孩子們在上課時創作、使用。由于家長的參與,此項工作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這種教育效果是單靠老師的說教方法所不能達到的。又如,我班開設了“美食城”區角活動,用于老師、家長和孩子收集有關崇信的美食圖片及食材,投放到區角里,供孩子們操作體驗。在班級的吸音板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老師指導下,在家長的協助下,幼兒獨立完成的作品。今年“六一”,我級成功舉辦了“愛心親子接力賽”,整個活動在孩子和爸爸媽媽的配合下共同完成,通過親子活動,加深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三、追求個性,豐富幼兒園家園合作形式
家長也有“喜新厭舊”的習性,對于新鮮有趣的事情參與積極性高,而對于無趣且過時又俗套的事情缺乏參與積極性。幼兒家長的這種特性在參與家園合作這件事情上也表現得比較明顯。幼兒園家園合作的形式如果千篇一律,不能隨時代發展而推陳出新就很容易被家長厭煩,最終讓家長失去參與積極性。
為保持家長對家園合作參與積極性,需要幼兒園在家園合作形式上狠下工夫,力求讓家園合作的形式豐富多樣,方式新穎獨特,逐漸提升家園合作對幼兒家長的吸引力。①從幼兒園自身出發,要不斷研究和引進高效的家園合作模式,保持家長對家園合作新鮮感的同時,也要保證家園合作的教育質量。②幼兒園要對家園合作進行全程跟蹤,調研分析,準確把握以下三點:一是家長不愿意參與的原因;二是家長喜愛的家園合作形式;三是家長希望從家園合作中獲得什么。③家園合作形式以幼兒教育為核心,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幼兒園在安排和組織家園合作工作之前,需要認真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年齡習慣、性格需求等等,在開展活動時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班級、年齡、愛好、性格類型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目標任務、不同的層次要求。④幼兒園家園合作的形式需要不斷創新。時代在不斷進步,幼兒園辦學條件、幼兒成長背景、社會生活環境等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家園合作的形式需要緊隨時代發展需求,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才能滿足不同社會背景下家長的參與性需求和孩子的學習需求。
總之,家園合作是一項非常有創意可探究的幼兒園教育形式,隨著幼兒園交流手段的提升和活動經驗的豐富,提升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積極性的目標也終將實現。
參考文獻:
[1]翁莎莎.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中的家園合作[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5)
[2]羅冬梅.如何促進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J].東方青年(教師),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