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琳
【摘 要】“3+3”模式的第一個3指的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以幼兒的游戲、學習、生活三個方面為中心進行教學體系的建構工作;第二個3是指,以學前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幼兒活動時空間的合理規劃劃分以及對游戲材料的開發利用作為支架提升游戲教學的質量。“3+3”模式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中的應用顯著地促進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進步。
【關鍵詞】“3+3”模式;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使得學前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園的游戲有了全新的認識,但在課程游戲化的具體實踐實施環節之中,仍有眾多問題存在,一方面,學前教育工作者可能對游戲的定位不準確,這將會拉低課程游戲化的構建水平;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工作者可能對游戲的認識不夠深入,這將會拉低課程游戲化的實施水平。我園剛申請了“課程游戲化實驗園”,正積極的進行對幼兒教學課程游戲化的研究以及實施,打算采用“3+3”的課程游戲化教學模式。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構建工作的三個基本點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分為三個方面加以構建,完善的構建這三個方面就可以做到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生活、學習、游戲有機結合,使得學前教育的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的成長[1]。
(一)構建活潑、分享的游戲區
課程游戲化教學的游戲區可以劃分成功能游戲區、班級游戲區以及戶外游戲區三個部分。
1.班級游戲區的構建
班級游戲區域是幼兒園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積木區、圖書區等。我園針對游戲區的互動性、教育性等問題,深入研究了班級游戲區域的設計工作,使得班級環境可以體現很多優質的特點。游戲區域與教育主題有機結合,使得所建設的區域深受幼兒的關注與喜愛,同時也有利于幼兒主動參與到班級環境的設置中來。
2.功能游戲區的構建
公共功能區可以設置在綜合樓中,每個功能游戲室都涵蓋了不同的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材料材料。學前教育工作者通過設置不同的內容以及游戲材料,可以誘導幼兒進行自主的探索。比如,孩子可以在木工功能游戲區、制衣功能游戲區、陶藝功能游戲區中鍛煉創造力和想象力;孩子可以在“科學發現室”感受科學的樂趣,為孩子種下探索的種子;孩子可以在“寶貝廚房”模擬廚房的勞作,體驗生活,學會感恩[2]。
(二)構建主動、積極的學習區
我園構建的學習區本著“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進行日常教育活動的開展,學習小組以幼兒自由選擇加上老師指導的模式進行劃分,更注重幼兒自主選擇。經過深入研究以及對其他“3+3”模式幼兒園的借鑒,我園的小組學習活動的基本策略如下所示。①做好加減法的教學工作。學前教育工作者在講授加減法課程的時候,要注重幼兒自主的動手操作,不能生硬的照搬小學的教學方法,要注重引導與鼓勵[3]。②強化對幼兒的關注與指導。學前教育工作者要觀察幼兒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可以適當的調整學習內容的難易度。③鼓勵幼兒進行學習小組間交流與合作,比如合作完成一項任務等。
(三)構建自理、互助的生活區
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指引下,生活區也要體現孩子的自主性,學前教育工作者要盡量的減少干涉,給孩子更多的自理獨立的機會。例如,可以在生活區設置特別的餐廳,對于日常的水果餐,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準備水果和餐具、自取自用、自助清理,學前教育教師要敢于放手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得孩子們可以對活動的前后順序以及時機有一定的決策能力。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三個支撐
(一)學前教育的教師要更加的專業化
幼兒園的教育擺脫小學教育的桎梏,學前教育工作者就必須更加得專業,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并將之運用到實際的幼兒教學中去。我園通過“促、寫、講、做”四個方面來優化學前教育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
(二)時間、空間的科學合理規劃是課程游戲化的保障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中,學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保證游戲時間的充分與合理。最大化地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
取消固定的時間模式,真正賦予幼兒游戲的自由,幼兒常常由于受活動區規則的限制而固定地在某一區域中玩耍,從而容易導致固定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從表面上看似乎有秩序的游戲活動安排,實際上卻妨礙了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權力。我園為了讓活動區域盡可能地“活起來”,取消了區域游戲的各種限制規定,并且一改以往的游戲活動區的材料擺放形式。通過這樣的調整,學前教育教師組織的時間減少了,孩子們游戲時間延長了,并且孩子們對游戲更加地主動,同時幼兒園老師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
(三)資源材料的開發利用是課程游戲化實施的關鍵
在幼兒園材料的開發利用中我園做到了如下幾點,①材料貼近幼兒生活的,使幼兒非常感興趣;②滿足孩子們多樣化的選擇;③材料的更換頻率結合幼兒的需求決定,讓幼兒除了對新材料進行探索意外,也對熟悉的材料進行創造探索。
參考文獻:
[1]梁坤.大班幼兒模式能力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培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賈慧慧.幼兒園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游戲的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