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關工委
開展“四幫一創” 促進新農村建設
邵陽市關工委
湖南省邵陽市是一個有800多萬人口的農業大市。各級關工委在農村普遍開展“四幫一創”活動,即幫學、幫管(幫助管理留守兒童)、幫教、幫困,老少共創文明村組、文明戶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深受農民群眾的歡迎,已成為邵陽市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邵陽市各級關工委組織校外輔導員開辦校外教育輔導站,幫助孩子們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退休教師寧昌齡在自家開辦免費文化學習輔導班,義務輔導掉隊學生的學習,使95名掉隊學生跟上了班,有的還成了班上的學習尖子。
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教育活動,使農村青少年在實踐中接受教育。雙清區龍須塘小學開展“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知恩圖報、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的感恩意識。隆回縣羊古坳、荷田、桃洪鎮、橫板橋、司門前等鄉鎮學校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舉辦“知榮明恥、勵志成才”演講比賽,組織青少年送溫暖、慰問五保老人,資助特困學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這些活動,使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中受益匪淺。
組織留守兒童幫管員對留守兒童進行幫助管理和教育。總結推廣重耕重教、發展鄉村經濟的典型與經驗,鼓勵青年農民回鄉創業,就近務工務農,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在條件允許的地方,推廣雙清區長木村做法,在發展村級葡萄種植和生豬養殖產業的同時,不忘為孩子們創造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大祥區板橋鄉在全國勞模游長春的帶領下,以蔬菜、草莓為產業支柱,以“種植機制互聯、種植功能互補、種植力量互動”的模式大力發展村級經濟。隆回五通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歐陽長德在外打工掙了幾百萬元,回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產業,建起了金銀花藥材和山林專業合作社,60多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農戶+股份的科學管理模式,這樣既解決了留守兒童問題,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五老”給青少年講革命故事
開展扶弱幫困、助學幫教活動,為農村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目前為止,有上千個“關愛團”,10000多名關愛人員在農村開展關愛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社會穩定。洞口縣高沙鎮關工委與各村、居委會,各學校、社會團體密切配合,以“五老”為主體,建立了24個幫教小組,采取辦學習班、個別教育、專人分管等辦法,對全鎮124名幫教對象進行幫助教育,經教育轉化好的有108名。同時,關工委還把工作觸角延伸到在沿海和經濟發展地區的打工仔和打工妹身邊。高沙鎮關工委副主任派出所退休干警向彩華與關工委委員尹大崇下廣東、赴山東、上河南,行程2萬多公里為外出打工的傷亡青年索賠6起,獲賠款45萬元,解救被拐賣的青年婦女4名、少年1名、兒童2名。

幫助學習有困難的青少年順利完成學業
發動萬名“五老”,開展禁毒活動。編印《邵陽市禁毒宣傳教育讀本》和《公民防毒、拒毒宣傳畫冊》各10萬冊,發至鄉鎮機關、農村學校、行政村、酒店及娛樂場所,受教育農村青少年120多萬人次,收到讀書心得6000多篇。開展百萬家庭禁毒承諾活動,把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千家萬戶,共有197.3萬個家庭簽訂了承諾書。開展“藍結行動”,舉辦禁毒媽媽聯盟培訓班,對近300萬農村女性普及了禁毒知識。開展禁毒電化教育,錄制《邵陽市防毒拒毒常識講座》《考新郎》《省悟》等禁毒文藝宣傳小節目光碟,發至各市縣區,在小學5年級以上各級各類學校、行政村和社區居委會放映。邵陽市禁毒教育被評為全國禁毒教育“精品工程”;群眾稱贊關工委的老同志是不著裝的維穩隊伍。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邵陽市關工委在農村廣泛開展老少共建文明村、文明戶活動,通過“五愛五講”(愛衛生、講文明,愛和睦、講禮貌,愛科學、講勤勞,愛環境、講綠化,愛家鄉、講奉獻)競賽評比,清除黃賭毒,掃除歪風邪氣,消除封建迷信,消除陳規陋習,為新農村建設、為青少年成長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司門前鎮是國家貧困縣隆回縣的一個鄉鎮。近年來,該鎮組織 “五老”與青少年開展搞好三個教育、打造“三立”工程,共建文明鄉村活動,收到較好效果。搞好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立志”工程。“五老”協調配合學校、社會、家庭等對青少年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先后舉辦講座、演講、報告會10多場次,受教育青少年2800多人次。動員“五老”和青少年一起參加紀念活動,一起宣傳黨的光輝歷史和先烈的崇高品德,增強青少年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搞好法治教育,打造“立行”工程。“五老”每年6月都要與青少年一起開展聲勢浩大的法治宣傳月活動,宣傳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簽名活動;與失足青少年交朋友、幫助他們告別過去,走向美好未來。現在全鎮青少年犯罪率為零,實現了青少年坐得正、行得穩的“立行”工程。搞好“品德”教育,打造“立身”工程。“五老”通過言傳身教,引導青少年遵守社會公德,傳承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樂善好施。與青少年一起開展幫扶老人、照顧弱小比賽活動,使青少年在博愛的體驗中提升品德, 從而達到以德立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