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福
無悔的選擇 閃光的青春
孔繁福
四川省合江縣鳳鳴鎮牌坊村,4000余畝晚熟荔枝碩果累累,艷若朝霞,產銷兩旺,果農歡笑。可誰能想到,五六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茅草叢生的貧瘠之地,即便有些零星的荔枝樹分布,也因產量不穩、品質欠佳而市場低迷,村民生活貧困。2013年,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倪小成回到家鄉,有志在果品領域闖出一番天地。在合江縣關工委科教團專家的幫助下,通過3年的艱苦付出,建成荔枝品種母本園一個,他種植的晚熟荔枝便創下每年200多萬元的經濟收益。在第二屆“創青春”四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高校畢業生創業大賽決賽中,經過激烈角逐,倪小成的“再造鄉土——四川合江晚熟荔枝”項目獲得20萬元創業現金獎勵,他被授予“四川省十大新村帶頭人”。2017年1月,共青團中央、國家農業部授予倪小成為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倪小成在進行晚熟荔枝的管理工作
倪小成出生于合江縣鳳鳴鎮,從小在荔枝的馥郁芳香中長大,并為之深感驕傲。2010年,19歲的倪小成考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就讀市場營銷專業,對“產品如何變成商品”萌發濃厚的興趣,與大學同學一起踴躍參與社會實踐。2013年,已讀大三的倪小成滿懷青年人的責任感、對所學專業的熱愛和服務家鄉人民需要的抱負回到合江,加入合江牌坊荔枝專業合作社。
為幫助大學生創業,合江縣關工委執行主任陳維國等鼓勵倪小成的回鄉創業行為,并指定縣關工委科教團團長宋天文、縣荔枝研究會秘書長羅兆鱗與倪小成朝夕相處、協同用2個月時間跑遍27個鄉鎮,與荔枝果農、批發商、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農業局老師進行專題對接、深入交流、廣泛溝通、破解難題,形成一份完整的產品調研報告,為倪小成營造4000畝晚熟荔枝母本園鋪平道路。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倪小成下決心要好好彌補,多次組織果農參與荔枝種植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果農科學管理水平,促使專業合作社走向規范化發展,增長效益助農增收。
倪小成通過努力,確定了以農戶土地入股、年終分紅的形式對土地進行集約化管理和經營,以建成全國最大面積最優質的晚熟荔枝品種母本園為核心業務和目標,運用科學的種植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研發新的荔枝產品、豐富產業線,通過科學規劃發展和渠道搭建,樹立起合江荔枝產業的標桿,帶動合江荔枝產業的發展。連續3年,倪小成及其團隊通過南種北引,引進全球優質荔枝品種進行試種、培育和挑選,吸納果農400余戶,建成了一個擁有土地面積4000余畝、品種多達120余個的荔枝母本園。母本園的荔枝不僅口感各異、果味俱佳,而且極大地延長了荔枝成熟上市的周期,減小集中上市銷售的壓力,果園內最晚熟的荔枝鮮果可在國慶節上市。產品線的延伸,極大提高了荔枝的經濟價值,為實現果農增收具有極大的意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自2015年以來,倪小成4000余畝晚熟荔枝母本園內的荔枝陸續掛果投產,結出脫貧致富碩果,呈現出牌坊村民實現全面小康的瑰麗美景。為了把產品變成商品,倪小成依靠“互聯網+”努力發展電商,通過和電商企業的合作,取得了荔枝銷售的最好業績,平均每天僅接上架成都某電商市場的貨單就達100余次,發貨數達千斤,銷售金額兩三萬元,一季荔枝銷售下來,全村光荔枝收益就200多萬元。預計至2018年,全園荔枝正式投產,全村荔枝年收入將實現3000多萬元。好產品應走向全國,為解決電商物流運輸中的荔枝保鮮問題,倪小成以純物理保鮮模式自主研制出一種荔枝保鮮袋,能使新鮮荔枝保鮮期與以往相比延長2~3天,打破了前人對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保鮮難的定論,讓合江荔枝保鮮期更長,銷得更遠,價錢更好。望著一批批的合江晚熟荔枝遠銷至香港、深圳等市場,倪小成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創業非常辛苦,對于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牌坊村地處黔北山區九條嶺尾部,峰巒疊嶂。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通訊閉塞,當地村民思想觀念比較滯后,多年來一直沿襲傳統的農耕方式生產,尤其是像荔枝之類的附著物,一般人都把它當著聽天由命之物,結點算點,更沒對它抱有脫貧致富的多大希望。因此,要用科學知識去教育引導他們轉變觀念,用先進的理念指引、用改革手段求索、用擔當精神沖鋒,讓群眾行動起來,讓產業興起來,并非一件小事,更何況我僅是一名剛從學校回鄉的大學生。而荔枝種植又是一個回報周期非常漫長的產業,大部分人很難耐住性子去體會其中的艱辛,迎來勝利的曙光。”倪小成這樣說。當別人問及是否后悔當初的選擇時,倪小成依然目光堅定地搖頭說:“從沒有過,因為讓我最欣慰的是,好產品受到市場歡迎,既能給果農帶來效益,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倪小成的回鄉艱苦創業成果,在合江縣關工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崇下,荔枝商業模式和純物理保鮮技術廣泛得到效仿與運用。全縣已出現如新店、大羊、潤澤、上太等荔枝專業合作社70多個,有如袁海通、王國禮、程潤明、鐘國華等荔枝專業大戶上百家。以合江鎮柿子田村荔枝大戶袁海通為例,雖2016年荔枝產量屬小季,卻因運用了純物理荔枝保鮮技術,光自己一家所產荔枝就以每斤240元遠銷香港、深圳等市場,創收30余萬元,全縣荔枝收入上億元。為了不負縣關工委領導關心支持自己回鄉創業和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愿望,倪小成婉言謝絕外地20萬元高薪的聘請,又在充分結合當地土壤、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基礎上,認真總結荔枝規范化種植技術,努力培養管理骨干,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更美味更新鮮的荔枝佳果,為果農帶來更多的經濟實惠。至于這4000畝荔枝林所發揮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是非常感人的,這是他用自己雙手筑就了一座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