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摘 要 分析我國城市臺的發展現狀,可謂是夾縫中求生存,在這種背景下,影響了廣告經營收益。首先概述了城市臺廣告經營的發展現狀,然后闡述了廣告經營模式的創新和實踐,以供參考。
關鍵詞 城市臺;廣告;經營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6-0030-02
電視媒體的發展關鍵,就在于充分利用眼球效應,想方設法吸引觀眾的關注度,從而提高收視率。這其中,廣告經營收入是電視媒體賴以生存的要素,兩者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當前,城市臺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創新廣告經營模式成為必然趨勢。以下對此進行深入探討,希望為實際工作提供一些經驗和參考。
1 城市臺廣告經營的發展劣勢
第一,受眾面狹窄。城市電視臺的服務范圍,只是集中在某一市縣區域,因此受眾人數少,不利于受眾規模的擴大。第二,優質資源少。城市臺大多屬于綜合頻道,全臺一盤棋的缺陷,體現在無法獲得優質的資源;同時自身制作能力差,也不能制作出優質的節目,因此多數以娛樂為主。第三,盈利點缺失。頻道在專業設置上,調研和論證工作不到位,導致專業設置效果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除了新聞和電視劇以外,基本沒有盈利點,因此電視臺的經營發展不穩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年內廣告經營額在4億以上的城市臺數量很少,多數集中在1億~2億[1]。第四,新媒體沖擊。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出現,尤其是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加,對電視臺的沖擊明顯。當然,市場變化為城市臺帶來問題和挑戰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發展機遇。以廣告作為切入點,對傳統的單一經營模式進行轉變,能夠拓展新的經營領域,提高廣告經營效益。
2 城市臺廣告經營模式的創新
2.1 樹立自身品牌,促進經營轉型
覆蓋、節目、廣告,是電視臺營銷的三個要素。具體到城市臺,由于覆蓋率低,因此節目和廣告成為重要的效益來源。廣告經營的轉型,要求處理好節目和廣告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收視率的高低,在于觀眾是否能夠對資源和快感進行轉換,從而滿足觀看需求[2]。簡單來說,觀眾決定了節目內容質量,節目質量決定了收視率。城市臺要想樹立自身品牌,必須抓住地方特點,從而形成特色的節目內容。
2.1.1 話題營銷
話題營銷屬于口碑營銷的一種類型,指的是在新媒體的輔助下,尋找本地的熱點話題。在媒體的力量、消費者的口碑之下,促使廣告產品成為民眾口中談論的話題,最終達到營銷的目標。和傳統營銷手段相比,話題營銷的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為明顯。
在電視臺的節目中,節目類型比較固定,而且最受觀眾歡迎的節目,集中在新聞時事、綜藝節目、電視劇三個方面。話題營銷在城市臺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新聞時事上,通過選取合適的議論選題(一般是人物或事件),經過創意加工、編排、播出,從而對社會影響力進行放大,進而獲得更高的收視率。舉例而言,常見網絡紅人走上電視臺,通過訪談獲取觀眾的關注,達到營銷效果。
2.1.2 植入營銷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電視臺開始將植入營銷用于電視劇中,而且實踐表明獲得了良好的效果[3]。目前,廣電總局針對電視時段的廣告投放情況,提出了更多、更為嚴格的要求,例如一集電視劇播放期間不得插播廣告。針對電視廣告越來越高的價格,考慮到時段和內容的限制,因此非時段性的廣告形式出現并得以應用。這其中,植入式廣告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銷方法。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植入式廣告營銷的特點,是將一次售賣、二次售賣,這兩者本來相互分離的形式,進行了有機結合,優勢如下:其一,電視臺將生產制作的節目播放給觀眾,從而獲得關注,繼而提高收視率;其二,節目作為非時段廣告,能夠將其推銷給廣告商,從而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電視臺的利潤空間明顯擴大。對于城市臺而言,植入廣告營銷可以應用在自制劇和綜藝欄目上,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
2.1.3 臺網聯動營銷
臺網聯動營銷也被稱為跨媒體捆綁營銷,在三網融合的推動下,電視臺作為傳統的媒體,網絡作為新型的媒體,兩者在融合期間產生的互文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互聯網作為跨媒體傳播的基礎,電視媒體只有和互聯網相互融合,才能夠促進可持續發展[4]。
具體到城市臺,應該抓住本地覆蓋率高、收視人群寬泛的優勢;同時結合網絡媒體點播方便、便于保存的特點,針對觀眾和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調整,從而延長節目的生命周期,提高節目關注度。在觀眾覆蓋、收視習慣等方面進行優勢互補,從而促使廣告產生增量效應,實現雙贏的目標。就目前而言,該營銷模式主要適用于外購電視劇上,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
2.2 整合資源,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在城市臺中,整合資源進行營銷傳播,要以廣電集團和全媒體為基礎,在開發節目資源、搭建內容平臺、運用跨媒體等方面,有效吸引廣告商的眼球,從而提高對城市臺的品牌忠誠度。
2.2.1 向促銷型媒體轉型
城市臺在輻射范圍上受限,我們不能忽視標版廣告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和央視頻道、省級頻道相比,城市臺在標版廣告上幾乎沒有優勢。針對于此,城市臺要想揚長避短,就要向著促銷型媒體的方向轉變。城市臺貼近終端,可以嘗試傳播促銷性的廣告,從而促進企業的營銷活動[5]。具體來說,以本地客戶作為目標,大膽開發新型的廣告方式、經營模式,在線上線下互動的基礎上,將原來單一性質的標版廣告,轉變為多樣化的形式,從而有效探索并整合營銷活動。
2.2.2 構建分眾營銷體系
所謂媒體渠道化,指的是成為廣告商的促銷型媒體;而實現渠道的媒體化,則需要以城市臺為核心,構建出多個分眾營銷體系。該營銷模式的應用,能夠加強媒體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以互利共贏為基礎,最終的目標是提高生產效益和經營效益[6]。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選擇到達率高、人群密集的場所,常見如公園、超市、電影院、交通工具等,將其打造成為城市臺下的子平臺,用來發布廣告信息。同時,在地面推廣活動的支持下,為廣告商完成推廣活動,實現城市臺和廣告商共贏的局面。
2.2.3 多元化混業經營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產品和品牌均處于飽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回頭客成為重要的經營目標。從專業的角度上來看,培養觀眾的忠誠度,通過品牌延伸、多元化經營,有利于在觀眾和品牌之間建立長期的關系。當前,電視媒體的經營收入中,廣告收益占比達到90%以上,其余業務占比不足10%[7]。城市臺要想獲得健康的、穩定的發展,就必須借助于媒體的資源優勢,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對傳統品牌進行衍生、對同類型的品牌進行延伸,獲得傳媒產業以外的收入來源,從而有效擴大盈利范圍,得到最大化的商業利益。
2.3 大膽創新,更新經營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的產業不斷出現,為經營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基礎。以下以某城市廣播電視臺為例,介紹廣告經營的新模式。
2.3.1 舉行團購活動
該城市臺從2010年開始,和知名的家電品牌企業合作,包括海爾、海信、格力等,舉辦大型的TV團購活動。在活動前,首先利用電視媒體進行造勢,明確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并獲得生產商家的積極配合。活動期間,以侃價和抽獎活動為主,促進家電銷售,并對整個活動進行直播,促使商家、媒體、消費者均滿足自身需求。在此基礎上,團購活動范圍不斷拓展,涉及手機、家具、建材、汽車等,最終形成新型的廣告經營模式。
2.3.2 打造會展經濟
會展經濟指的是通過展覽和會議,帶動直接的經濟效益、間接的社會效益[8]。該城市臺結合城市特點,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組織開展多項會展活動,從而拉動經濟收益。在具體的內容上,每年春秋兩季,進行房展和車展;教育展覽會,成為連接學校和家庭的橋梁;青年集體婚禮,構建了完整的婚慶產業鏈。與此同時,創新了廣告經營模式,有利于城市臺的發展。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臺受眾面狹窄、優質資源少、盈利點缺失,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發展受挫。創新廣告經營模式,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繼而促進電視臺的健康發展。通過分析可知,城市臺廣告的經營,首先應該樹立自身品牌,促進經營轉型;然后整合資源,提供線上線下服務;同時大膽創新,更新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1]羅奕.城市電視臺的廣告經營轉型思考探微[J].新聞知識,2014(6):43-44.
[2]陳佳美.網絡新媒體廣告經營模式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2(6):156.
[3]譚可可.3G時代手機廣告經營模式塑就及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0):185-186.
[4]劉曉明.三級電視臺廣告經營模式的比較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0):167.
[5]胡夢婷.地方電視臺廣告經營模式探析[J].現代商業,2013(30):95.
[6]翟劍峰.論廣播廣告經營模式及發展趨勢[J].中國傳媒科技,2013(4):70-71.
[7]楊庭.地方電視臺廣告經營模式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3):147.
[8]牟成星,劉潔,牟建州,等.城市臺改革中的不良傾向及對策[J].青年記者,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