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燕芝
摘 要 媒體與大眾閱讀之間存在著很密切的關系,新媒體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聯網、手機已經普及來開。在新媒體時代,大眾閱讀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具有了新時代的特點。如今時代的發展,對于公共事業的圖書館來講是一種新的挑戰,作為圖書管理者,也要重新審視時代的需要,轉變工作的方式,采取新的措施以滿足閱讀者的需要。
關鍵詞 新媒體;大眾閱讀模式;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6-0113-02
傳統媒體指的是報紙、期刊、電視、廣播,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多了一種新的媒體形式——數字媒體,如今已經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正在廣泛地應用著。新媒體的到來,使人類進入到了信息化的時代,使知識的傳播速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通過新媒體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這種媒體形式,使人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新媒體形勢下,大眾閱讀有了自己的特點,圖書館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圖書館從引導大眾閱讀入手,探討新的媒體環境,重新設定引導大眾閱讀的措施,希望以此能夠促進大眾閱讀工作的開展。
1 新媒體時代大眾閱讀的趨勢
隨著網絡時代不斷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媒體形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它運用移動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先進的科技渠道如互聯網、衛星、數字電視、無線通信網、電腦、手機等,把信息傳遞給用戶。新媒體的特征是能夠承載大量的信息,能夠使信息碎片化地傳播,信息傳播的環境是虛擬化的。人類傳播活動經歷了幾個時代的發展,即口語傳播時代,其特征是只能在近距離內進行交流、傳遞;文字傳播時代,可把信息形成文獻進行保存;印刷傳播時代,使人類進入到大眾傳播時代,之后科技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進入到電子傳播時代,電腦的出現、網絡的普及使人類進入到信息傳播時代。傳播媒介的每一次發展都影響著大眾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如今,網絡閱讀、手機閱讀,已經非常廣泛且漸漸普及,顯然社會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閱讀模式和閱讀方式都發生了改變,人們除了通過圖書、報刊雜志、網絡、手機閱讀獲取信息外,還可以通過多種載體進行閱讀,如手持閱讀器等。由此可見,未來閱讀發展的趨勢將是紙質圖書與現代電子網絡閱讀并存。
2 新媒體形勢下大眾閱讀的新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開始從“紙面”閱讀的模式走出來,進入到了“界面”閱讀模式,這是人類閱讀模式的又一次變革,為了迎合不同的讀者群體,一些小說便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出版方式,不僅采用紙質版圖書,還同時通過互聯網、手機、手持閱讀器等形式進行出版,形成了“全媒體出版”模式,以適應不同媒介的讀者,這種方式不分時間、不論地點,使大眾隨時隨地快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且還能把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融為一體,讓大眾的閱讀更加有聲有色、豐富有趣。
2.1 網絡閱讀
網絡閱讀是新型的閱讀方式,它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通過電腦或其他載體進行網絡連接,在屏幕上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與傳統的紙質資料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區別,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閱讀的人數越來越多,據調查顯示,18~70周歲人們通過網絡進行過閱讀,數量與去年相比呈上升的趨勢,人們每天上網的時間已經達到了47.53分鐘。人們通過網絡各種工具進行交流和溝通,第一是網絡報刊,目前各大報刊媒體為了滿足讀者閱讀方式的變化,紛紛通過建立獨立的網站,將紙質報刊的內容原封不動搬上網絡,供讀者在線閱讀。網絡報刊以其時效性強、信息容量大、雙向互動性、立體傳播效果、便于檢索和復制等特征,成為讀者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第二是網絡圖書,網絡圖書是以網絡為媒介手段,實現瀏覽借閱下載與管理網絡一體化的電子圖書。如出版社、書商、圖書館以網站形成提供的網絡圖書。第三是網站、論壇所提供的內容,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內容,自媒體的盛行也恰恰反映了讀者閱讀習慣的轉變。
2.2 手機、電視閱讀
手機閱讀,主要是利用手機移動終端以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向用戶提供各類有聲讀物或是電子書等內容,其主要閱讀方式包含下載和在線瀏覽等。手機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其閱讀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對象包含短信小說、手機雜志、手機電子書以及手機報等。新媒體閱讀的互動性使讀者既是信息資源的創作者,又是其使用者。信息資源的雙向性,克服了單一的信息傳播。這些特點都深刻的影響了公眾的閱讀行為。顧名思義,電視閱讀就是通過電視網絡、衛星傳播網絡作為傳輸的路徑,把出版的讀物通過數字技術進行處理,人們通過電視,就能夠看到各種類型的信息,目前的載體為數字電視、移動電視,它的特點是覆蓋廣、傳輸順暢,因此深受大眾歡迎。
2.3 戶外屏幕閱讀
戶外屏幕指的路牌、霓虹燈、廣告牌、公交車、輕軌等交通工具,它以移動媒體為載體,這是一個特殊的媒介,由多種多樣的屏幕構成,信息也是豐富多彩的,它的特點是直接醒目、視覺沖擊力強,因此,它很快也在媒體信息中“躥紅”。它的傳遞性質是公共性的,簡潔、短小、寓意深刻、試聽合一,因此備受大眾喜愛,成為公開空間一種很流行的傳播媒體。
3 新媒體形勢下圖書館工作方式轉變的措施
3.1 利用新媒體加強宣傳
為了滿足讀者對閱讀習慣的要求,圖書館要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體,加強對圖書館的宣傳,如可以利用網絡流載體進行視頻、音樂等的制作,宣傳圖書館的優勢,可以策劃出好的宣傳主題,并將所制作好的視頻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上,讓人們對圖書館工作方式進行深入了解。由于這種宣傳模式更加符合大眾需求,所以受到廣大人們的青睞。另外,可以運用RSS進行網上圖書館訂閱,通過網頁鏈接,實現讀者進行新書的預覽、訂閱等活動,還可以策劃各種讀書訂閱活動,如志愿者活動,讓讀者積極地參與進來,了解圖書館,逐漸喜歡和接
受它。
3.2 建立適應讀者需求的文獻資源體系
多種媒體介質的不斷演變和發展融合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但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競爭問題。圖書館員應充分認識到館藏資源的建設應保障多種媒體資源并存發展,當前尤其要在保證傳統紙質資源的基礎上,加強數字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在檢索型、工具型及瀏覽型資源(如數據庫、百科全書、報紙期刊等)方面,讀者更重視其便利性與時效性。因此,對于傳統的紙質文獻,更應拋棄“大而全小而全”的舊思路,特別要以切合讀者需求為目標,著重突出地方文獻等特色館藏,加強文獻傳遞工作,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共享。
3.3 借助新媒體,創新服務
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須,因此,作為公共圖書館,要通過網絡建立讀者間的交流平臺,通過網絡,讓讀者能夠與圖書館之間進行環境的相互轉換,圖書館是實體,而網絡是虛擬的,這兩種環境要相互融合,通過網絡技術,把實體圖書館搬到網絡上,利用門戶網站,讓讀者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如網絡聊天室的建立、建立公告欄和博客等。讀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交流圈,將文字、圖片、視頻發布到網絡上,與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探討、相互交流心得、進行互動閱讀。
4 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發生了改變,具有了獨特的特點,即開放性、互動性、實時性為一體,對于公共圖書館,是挑戰也是機遇。讀者閱讀的方式發生改變,也要求圖書館多元化、網絡化服務。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所以,圖書館要及時掌握讀者對閱讀的需求,從而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使圖書館成為引導讀者閱讀的導航儀。
參考文獻
[1]秦萍,王銳.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傳播研究[J].情報探索,2013:31-33.
[2]陳榮,吳迪,孫濟慶.以微信為媒體的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7):85-91.
[3]王文華.信息技術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及其發展趨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