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
一、成交:成交規模創近年新低,溢價率升至高位
3月,CRIC監測的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244幅,環比下降16%;成交建面2318萬平方米,同、環比跌幅都接近20%;成交總價1447億元,環比減少6%,同比仍增長54%;土地價格上行趨勢未改,成交樓板價進一步提升至624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7%,同比上漲90%。
土地平均溢價率升至50.3%,環比增加19.5個百分點。各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全面回升,一線城市增長尤為迅速,溢價率環比增加33.5個百分點至45.9%;二線城市溢價率43.8%,環比增加11.6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土拍溢價率升至高位,達80.6%,環比增加20.8個百分點。一季度,房地產市場迎來新一輪密集調控期,限購、限貸城市持續擴容,新增青島、石家莊、中山等多市,北京、杭州、廈門等市更是升級限購、限貸,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不過,熱點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高溫難降,以南京為例,月底南京迎限購升級后首場土拍,6宗限價地塊全部競拍到最高限價,進入搖號環節。祿口片區4宗地成交樓板價都在1.2萬元/平方米以上,刷新祿口片區單價地王紀錄,土地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二、分布:各線城市成交規模漲跌互現,熱點城市土地市場異常高熱
受上月較低基數影響,一線以及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規模有所回升,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20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20%,同比大增229%;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563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0%,同比仍下降37%。二線城市土地成交規模持續走低,成交建面降至1546萬平方米,同、環比明顯回落,跌幅分別為19%和29%。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207萬平方米,環比上升20%。月底,廣州迎限購、限貸升級后首場大型土拍,8宗地合計收金190億元。除黃埔區一宗商業用地底價成交之外,白云區、海珠區、增城區7宗純宅地引發房企激烈爭奪,增城區單價地王紀錄頻遭刷新。海珠區廣紙輕工地塊因占據城市的核心地段,并有一線江景資源,吸引24家品牌房企積極競價。最終,時代地產總價20.4億元,并競配建4.41萬平方米奪下,剔除配建面積,可售面積樓板價多達5.54萬元/平方米,創造廣州新的單價“地王”。
二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154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9%。西安、濟南土地成交明顯放量,成交規模明顯高于其他二線城市。不過,西安、濟南土拍競爭不甚激烈,新晉出讓地塊近乎全部底價成交。熱點二線城市土拍競爭異常激烈,合肥新站區、瑤海區、肥東縣等多個區域頻出高溢價地塊,平均溢價率多達127%。杭州蕭山經開區兩宗商住用地成交樓板價一舉突破3萬元/平方米,大幅刷新蕭山區單價“地王”紀錄,地價近乎與錢江新城、申花等核心地段齊平。為了給土地市場降溫,杭州市政府連夜發布土地新政,當溢價率達到70%,不再向上競價,轉而競報自持面積比例。原定出讓的杭州良渚街道儲運路東商住地塊被緊急叫停,疑是調整競價方式,全面接軌土地新政。
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建面564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0%。佛山、無錫和漳州土地成交異常活躍,成交建面都在100萬平方米左右,暫居三、四線城市前列。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持續高熱,佛山、漳州、嘉興和惠州土拍溢價率均超100%。舟山、太倉、金華等多個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明顯轉暖,溢價率都在50%以上。太倉今年首場大型土拍吸引50余家房企參與競價,7宗地全部高溢價成交,港區、科教新城、沙溪鎮等區域單價“地王”頻遭刷新。
我們認為當下土地市場極低的成交規模并非市場常態,隨著土地供應量明顯增多,尤其是熱點二線城市已明確表示要增加土地供應,二季度土地成交規模將穩步回升至正常水平。熱點城市土拍競爭愈加激烈,合肥、南京、佛山等多市頻出高溢價地塊,調控似乎陷入“越限越漲”的窠臼。以太倉、金華為代表的多個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明顯轉暖,太倉更是多區域頻出“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