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嘉溦
〔關(guān)鍵詞〕溝通;體驗式心理教育;薩提亞家庭雕塑
【活動理念】
當我們談到溝通的時候,總是說要“換位思考”。這個道理淺顯易懂,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卻很難有成效。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步入青年期,社會交往的對象和需求日益豐富,同時,溝通中認知上的偏差、技巧上的不足也常常讓他們感到挫敗,從而回避交流,甚至影響他們進一步發(fā)展。本課程通過引入薩提亞家庭雕塑的方式,讓學生直接進入現(xiàn)場、進入體驗,去覺察自己和他人在溝通中的表現(xiàn)及背后機制,從而提升溝通技能。
【活動目標】
1.通過視頻播放、情境重現(xiàn)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中很容易產(chǎn)生誤會和隔閡。
2.用體驗式的方式重現(xiàn)一幕“溝通中產(chǎn)生誤會”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每個動作和話語的背后不同人不同的“整合反應(yīng)”。并在體驗的過程中,借助薩提亞家庭雕塑的方式引導學生看到這些不同的“整合反應(yīng)”是如何形成的,從而幫助學生自我覺察和提升溝通技能。
【活動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活動所需材料】
PPT、A4紙、馬克筆、長尾票夾
【活動安排】
一、引入
1.看到什么?
PPT放出一張圖片,提問:你看到什么?
注意:是“看到”什么?而不是“猜到”“分析到”。如:圖中“猜到”和“分析到”的是老鼠在偷東西或者逃跑,但這不是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我們真實“看到”的部分只有老鼠頂著奶酪、張大嘴巴、跳起來,邊上有刀和罐子,這是畫面里我們看到的,沒有添加分析和想象的。
2.視頻:《因為有愛,所以更要好好說》節(jié)選
提問: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中,是否有類似的現(xiàn)象?誤會他人或被他人誤會,但別人和自己背后的心意卻不被看到?
二、知識分享:“溝通五要素”
1.感官——眼/耳/鼻
眼睛看到什么?(包括身體動作,面部表情,顏色改變)
耳朵聽到什么?(音量大小,音頻高低,說話內(nèi)容)
嗅到什么?(口氣,香水……)
2.意思
接收全部或部分意思;
接收的意思可以是正確或錯誤;
詮釋受過去經(jīng)驗和感覺影響;
3.感受
主要受所收到的“意思”影響;
感受可以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如開心,憤怒,自卑,委屈,不忿……
感受的感受是對于以上感受的感受,譬如:抗拒“自卑”,逃避“委屈”,壓抑“憤怒”,收藏“喜悅”……
4.規(guī)條(一向的做人原則)
例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要頂天立地,要懂得看人的面色,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做人不應(yīng)吃虧,人善被人欺,防人之心不可無,感覺應(yīng)該感覺的、看應(yīng)該看的……
5.整合反應(yīng)
例如:反擊,把憤怒收藏起來,冷靜理性。
三、活動:“心如明鏡”
1.邀請體驗者
(1)邀請一位同學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體驗者,請他分享一幕溝通中產(chǎn)生誤會的場景,也可以由老師提供。
如:家庭中的場景,我在看電視,媽媽一定要喊我吃西瓜,我感到很煩,于是就和媽媽起了沖突……
學校中的場景,課間,我看到一個很好笑的視頻,給我同桌看,但她卻給我擺臉色,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我很生氣,跟她吵了起來……
(2)邀請學生扮演溝通場景中的其他角色,以及每個角色背后的“溝通五要素”。(感官、意思、感受、規(guī)條、整合反應(yīng))
2.雕塑:重現(xiàn)溝通中產(chǎn)生誤會的一幕
第一輪:請體驗者背后的“溝通五要素”分別講他們看到、聽到的 ;通過看到和聽到的,然后分析到 的意思;在這個情境中的感受是 ;平時做人的規(guī)條是 ;由此產(chǎn)生的整合反應(yīng)是 。
第二輪:請體驗者把“溝通五要素”的內(nèi)容合起來說一遍,體會這次的“說”和在溝通發(fā)生誤會時的“說”是否有不同,是否有新的感受,并帶領(lǐng)體驗者確認這個感受,邀請體驗者帶著新的感受重新“說”一次;
第三輪:請體驗者聽聽對方的“溝通五要素”,了解對方的整合反應(yīng)是怎樣形成的,對方當時為什么那樣表達,是否有新的發(fā)現(xiàn)。
3.學生分享體會
請體驗者、現(xiàn)場參與者和臺下的學生分別談?wù)劵顒芋w會。
四、回顧小結(jié)
在溝通的過程中,有“看得見”的部分,有“看不見”的部分,也有“看錯”和“猜錯”的部分,同時別人也會這么對待我們。
但因為有愛,所以在溝通時,我們更要好好看、好好聽、好好說。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心理活動課的體驗,學生們普遍對“溝通五要素”,尤其是對“感官”中什么是真正的“看到”有了深切的體會,也愿意試著去覺察和探索這背后的“意思”“感受”“規(guī)條”等不那么容易被看見和容易被看錯的部分。薩提亞家庭雕塑方法的引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可以立即體察當下自己在溝通中的行為和反應(yīng),從而更多地理解溝通背后的自己和他人。
總的來說,這堂心理活動課的模式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特別需要注意和調(diào)整的是,使用薩提亞家庭雕塑的方法做體驗對學生和老師的素質(zhì)要求都比較高,需要前期建立較好的信任關(guān)系。另外,雕塑一旦展開,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挖掘和探索,需要老師在過程中迅速分清主次,并注意時間的把控。
(作者單位: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上海,200434)
編輯/劉 芳 終校/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