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建明
摘要:指出了石河子大學園林專業通過藝術與科學交融、理論與實踐融通、人文與理工滲透的培養理念,以完善的課程體系、豐富的實踐教學、多樣的授課手段為主要途徑,為學生提供了充實的課余生活體驗,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相長的教學目標,從而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園林;人才培養體系;實踐教學;網絡平臺;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TU9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271-02
1 引言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辦學歷史悠久,早在1997年林學專業就開設了園林方向,2006年園林專業開始獨立招生。作為農學院最年輕的專業一直走在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前端。其園林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花卉學、生態學、園林工程及風景園林設計與規劃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發展建設以及林業和園林等部門從事城市公園、風景區、小區綠化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園林植物的培育栽植、養護管理的綜合性人才。
2 石河子大學園林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2.1 完整的課程體系
園林專業的課程體系依據專業培養方案、人才培養要求而設置,在準確把握學科內涵、發展趨勢與要義的基礎上設置完善的課程結構。遵循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針,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其感性認知、形象與抽象思維的能力。從而構建以“基礎訓練、專業技能、實踐訓練、創新創業”相互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教學體系。課程的設置不僅符合普遍性要求,還能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必修課程則分為專業教育課程、普通教育課程、集中實踐教學、綜合教育課程四大教學模塊,明確課程教學的目標,避免遺漏或重復。本著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原則,增加了選修課比例,給學生更大的自由選課空間,使知識體系既有廣度又有厚度和深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
2.2 豐富的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同時,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設以科技文化創新競賽為主的課外創新教育體系,實現實踐教學的多元化。充分調動學生參加競賽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構建由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課外科研基金項目、科技文化活動節等組成的課外創新教育體系。
2.2.1 課程實習
對于園林專業的學生來說,課程實習作為一種主要的實踐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次親身體驗在園林實踐的機會,若不進行課程實習則總有一種“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感覺。園林專業根據培養目標,明確課程實習,制定每門課程實習內容及時間的實習教學大綱。通過整合實踐,將原來的泛實習拆分為多個小實習,增加了課程實習的豐富度,使課程知識的覆蓋更為全面。同時加大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對實踐內容較為集中的課程單獨開設實踐課。
2.2.2 戶外寫生
園林專業實行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將書本帶出教室,將專業帶入生活。專業定期組織學生一起外出寫生,邀請具有手繪技巧的老師對學生進行培訓,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過戶外寫生,增強同學們的手繪表現技能并且通過磨煉和積累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將專業精神與業余生活高度貼合,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營造其樂融融的氛圍,在實踐中強化學生對專業綜合知識的認識理解。
2.2.3 景觀設計大賽
美好的人居環境建設離不開景觀設計,將景觀設計大賽引入景觀設計教學的改革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大有力措施。景觀設計大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各校景觀設計學術交流。景觀設計大賽的作品包括廣場、公園、道路、居住區等各類景觀綠地的規劃與設計;參賽作品要求體現“綠色生態·美麗新疆”的主題。現階段在課程設計環節中,學生不僅可以在景觀設計大賽中汲取好的設計構思,了解最新行業動態,積累經驗及精品案例,同時也能夠促進景觀設計行業新的研究和發展。正是通過景觀設計大賽的開展增加了課程的靈活性和啟發性,避免了景觀設計的程序化,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 多樣的授課手段
理論教學旨在構建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確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的基本思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項目驅動法、翻轉課堂、微課、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方式的應用,引導學生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在教學內容上以滿足專業基本要求,課程基本目標為主體,以適用專業和學生實際需求為原則,通過課程理論內容的不斷更新,使教學內容適應實際行業的需求發展,讓學生可以接受到能真正學以致用的專業知識。
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建設課程網站。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方法、課程作業、授課錄像、授課教案、網絡課件、在線討論、參考資料、定期測試、專題學習、課外鏈接等模塊,具備資源呈現、討論、答疑、課程公告等功能。教師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學生也能夠方便地通過平臺熟知課程內容,查看各種學習資源,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進行答疑討論等互動。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建設專業課程和整合優質教學資源。
2.4 積極地創新創業氛圍
為積極響應李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園林專業努力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方式,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搭建新平臺,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實踐性教學的基礎建設,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并且取得驕人成績,過去一年園林專業學生獲得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一項,兵團一等獎兩項的優秀成績。
3 結語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石河子大學園林專業一方面遵循既定培養方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組織課程理論學習、教學實踐、畢業實習等教學環節,另一方面根據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對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積極進行改革,在滿足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上兼顧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學生通過在校四年的學習,能夠掌握園林專業基本知識,具有知識更新、自我發展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熟練的園林規劃設計的能力,具有解決一般實際工作中的設計、預算、施工和分析問題的基本能力。連續兩年學生畢業率、獲學位率100%,教學效果較之前顯著提高。年均就業率超過92%,連續三年位居農學院第一位,學生專業技能獲得社會普遍認可。
參考文獻:
[1]高 翅,吳雪飛,杜 雁.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園林,2009(2):36~39.
[2]程佳佳,李 靜.創業背景下園林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5):731,733.
[3]吳 飛,王代鋼.園林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22):7020~7022.
[4]林世平.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5):46~50.
[5]高 翅,吳雪飛,杜 雁,等.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園林,2013(6):23~25.
[6]楊賢均,王業社,陳立軍.風景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林業教育,2014(3):20~22.
[7]孫汝斌.應用型本科院校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品牌(下半月),2014(10):138.
[8]陳永生.園林特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初探: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5(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