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華+黃波


(成都東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四川 都江堰 611830)
摘 要:針對Java Web課程的特點,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提出統一項目教學方法,從授課流程、授課內容、授課設計等方面介紹課程改革過程,并以一個項目的迭代開發貫穿始終,闡述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關鍵詞: Java Web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方法;統一項目教學;統一項目實踐
0 引 言
Java Web是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和信息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能課程。目前,web軟件開發已成為軟件開發的主流。Java憑借其語言的跨平臺性,成為web開發的首選。 Java Web技術發展很快,從最初的Servlet,到后來的JSP+Servlet+java bean,進而到SSH(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的簡稱)框架技術。同時,采用Java Web開發的網站涉及HTML、CSS、javascript、ajax、數據庫等技術。該課程起點高、內容廣且實踐性強,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學難度較大[1]。Java Web課程需要教師既能勝任Java Web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進行Java Web項目實踐,即“雙師型教師”。這些特點決定了采用陳舊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Java Web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
由于Java Web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開發Java Web項目應具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因此該課程最佳的教學模式是項目驅動教學模式。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驅動的教學方式[2]。項目驅動教學的核心是課程案例項目的選取,課程案例項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大太難:①課程項目太多,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教師的備課負擔,更重要的是會分散學生學習和教師備課的關注點;②課程項目太大太難,不僅會導致教師無法講授完所有知識和技能,也會導致學生無法按時、按質量地完成項目,不便于教師對其考核。
1 課程教學改革
采用統一項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步驟如下:①調研目前IT公司進行Java Web項目開發的流程,并將此流程作為本課程的授課流程;②調研Java Web項目開發流程中每個步驟必需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并將這些核心知識和技能作為本階段的授課內容;③選擇一個規模和難度適中的案例項目,并用此項目中合適的模塊或功能涵蓋所有階段的知識和技能;④對每個知識點和技能的講授進行設計,用合適的項目案例和工具簡明扼要、清晰明白地講授各知識點和技能。
1.1 授課流程改革
通過調研國內IT公司Java Web項目開發的流程,歸納出Java Web項目的開發流程[3],見圖1。
圖1的開發流程簡述如下:①投標項目,并得到項目的初始需求;②初始需求存在歧義,需要與客戶進行確認,使用HTML語言制作一個項目的靜態原型給用戶使用,并根據客戶的反饋進行修改,經過多次協商,基本確認需求;③需求確認后,將項目的靜態原型交給數據庫設計人員進行數據庫設計,并在設計完數據庫后進行可行性分析,同時將項目的靜態原型交給美工設計人員進行界面設計和實現;④數據庫設計完并進行可行性分析后,持久層編碼人員使用JDBC技術進行數據庫編碼;⑤當持久層編碼和Web界面都完成后,動態編碼人員開始進行動態頁面編碼實現,從而完成整個項目的編碼。
為了使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公司項目組進行Java Web項目開發,省去或縮減崗前培訓的時間,成都東軟學院直接采用圖1所示的項目開發流程作為Java Web課程的教學流程。但由于Java Web課程主要講授動態頁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采用的是圖1左邊虛線框起來的流程,而右邊的界面設計不會涉及。
1.2 授課內容改革
教學流程確認后,可以根據圖1中每個步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教學內容進行裁剪,進而形成授課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列表,見表1。
通過表1的“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欄,授課教師能清楚哪些授課內容必須詳細講解、哪些內容可以略講。
1.3 支撐項目選擇和授課設計
統一項目教學方法的最后一步是選擇一個規模和難度適中的項目作為授課案例項目。案例項目選擇后,需要按照子系統、子模塊、子功能對項目進行三級功能劃分,并提取出合適的模塊或功能支撐教學步驟中每個知識點和技能的授課。
成都東軟學院Java Web課程選擇的案例項目是網上書店系統。網上書店系統類似淘寶網站,因此對學生和教師來說,功能理解上不會存在任何難度。網上書店系統規模適中,主要包括供客戶使用的前臺購書子系統和供管理員使用的后臺信息管理子系統。前臺購書子系統主要包括圖書展示、圖書購買、顧客信息管理子模塊。后臺信息管理子系統主要包括登陸、用戶管理、用戶組管理、功能管理、權限配置、權限控制、圖書管理、圖書類型管理和訂單管理模塊[4]。網上書店系統功能模塊劃分完成后,提取出合適的模塊或功能支撐教學步驟中每個知識點和技能的授課,形成課堂案例模塊的內容[4],見表1。
在每個知識和技能的授課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提高授課效果。例如,在HTML原型階段講解HTTP協議時,可以使用集成開發環境MyEclipse中的“TCP/IP Monitor”插件進行輔助教學,使學生更好地理解HTTP請求的結構以及用GET請求和POST請求傳數據的異同。再如,在DB編碼階段講解JDBC編碼之前,可以配置集成開發環境MyEclipse中的“Database Explorer”插件來鏈接數據庫,由于“Database Explorer”插件基于JDBC技術,因此使用“Database Explorer”插件不僅可以驗證使用JDBC是否可以連通數據庫,而且JDBC代碼中的JDBC驅動類名、數據庫URL等可以直接從插件中獲取。在講解課堂核心代碼時,首先講解代碼的邏輯流程,然后帶著學生實現每個流程步驟的代碼。特別是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要回顧、強調以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重點強調編碼規范。
2 實踐環節的教學改革
Java Web是一門注重實踐教學的課程,如果教學內容與現實技術脫節,培養出的學生就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教學內外添加了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5]。
課程教學學期的最后兩周作為學生的項目實踐時間,在此階段,學生以項目組為單位完成案例項目的所有功能。項目組由學生自愿組隊,以3~5人為宜,并選一個組長管理項目組的研發工作。教師負責答疑,負責定期檢查各項目組項目開發的完成情況,并最終選擇做得最好的3~5個項目組進行項目展示。
在課程教學外,授課教師一旦完成某個階段的授課,就將案例項目中與課堂案例相似的模塊或功能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如表1“課后項目實踐”欄所示。例如,HTML原型階段的課后作業為提交網上書店系統的靜態原型網站,DB設計和可行性分析階段的課后作業為提交網上書店系統的數據庫設計文檔和可行性分析報告,DB編碼階段的課后作業為提交網上書店系統的所有持久層代碼,動態頁面編碼階段的課后作業為用戶組管理模塊的兩層和MVC實現代碼。
此外,學院目前已與多家IT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在每學期的暑假安排學生直接到合作基地學習;在大四畢業設計期間,安排學生直接到合作基地實習,使學生盡早進入工作角色,通過實習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實習完成后,學生可立即就業。
3 結 語
實踐證明,課程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全國和省內大賽中屢次獲獎,畢業生供不應求。
然而,Java Web技術的內容更新快,因此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還需不斷地探索和改革,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期培養出優秀的Java Web技術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
第一作者簡介:張小華,男,講師,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物聯網,137136612@qq.com。
參考文獻:
[1]劉向陽, 朱根, 王慶飛. JavaWeb 應用開發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福建電腦, 2013(3): 77-78.
[2]馮林, 鄭薇薇.“ 任務驅動”與“項目驅動”相結合的創新教育研究 [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2010(4): 57-59.
[3]黃志超. Java web項目開發流程[EB/OL]. (2011-12-08)[2016-12-20]. http://blog.csdn.net/hzc543806053/article/details/7052953.
[4]陳云英. 基于B/S架構的網上書店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成都: 電子科技大學, 2012.
[5]崔軍. 回歸工程實踐: 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學, 2011.
(編輯: 孫怡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