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平
摘 要:根據瀝青貫入式在施工過程中的特性,結合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通過實例分析貫入式養護的條件及效果展開分析和總結,本文以某項目為例,具體談下瀝青貫入式在干線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通過對施工過程的把控和養護,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關鍵詞:瀝青貫入式;公路養護;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5-0107-02
瀝青貫入式路面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的公路。瀝青貫入式層作為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聯結層。瀝青貫入層作為聯結層使用時,可不撒表面封層料。瀝青貫入式路面宜選擇在干燥和較熱的季節施工,并宜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溫度低于15℃到來以前半個月結束,使貫入式結構層通過開放交通碾壓成型。下面就以某項目為例,談一下瀝青貫入式在干線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
1 工程概況
某省道是連接兩縣的主要通道,設計標準為山嶺重丘二級公路,計算行車速度40公里/小時。路面寬7-9米,路基寬10-12米。原路面結構層形式:3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4cm瀝青碎石+20cm水泥穩定碎石+20cm砂礫石底基層。
2 養護原則
結合本路段公路路面現狀的特點,以及現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在養護中遵循以下原則:
(1)強化路基穩定性,增強路面基層強度,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安全性。
(2)根據路線總體路面現狀,結合項目計劃安排及投資,以恢復路面使用功能為主,采取老路處理、加鋪基層進行補強等措施,力求使路面品質相對均衡。
(3)選擇結構層時,充分考慮經濟合理、技術可行、針對性強的原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結合日常養護綜合處治,全面消除路面病害,有效提高好路率。
3 養護需求分析(表1)
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所調查路段路面損壞現象較為嚴重,路面狀況較差,PCI評定等級為差,需盡快進行路面改造,以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提高路面服務水平。
4 病害情況及成因分析
(1)K0+000-K7+000段路面損壞類型以大面積塊狀裂縫、龜裂等裂縫類病害為主,局部路段伴有坑槽、沉陷等病害。K15+200-K16+100段:該段路面為局部龜裂、塊狀裂縫病害。
(2)為了評估和預測不同形式的損壞對路面使用與服務性能的影響,需要分析研究各種損壞產生的原因及表現形式,并按照產生的原因與表現形式對它們進行合理分類,以判斷其對路面結構、使用性能與路面壽命的影響。
路段原有強度不足,受重型車輛碾壓,出現微小裂縫,經雨水下滲,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及雨水作用下,病害擴展,形成塊、龜裂等病害,且病害擴展迅速形成大面積的塊裂、龜裂等病害,后經寧國分局灌縫養護,阻止了雨水下滲,由于早期病害形成時間較長,面層與基層已形成脫空狀態,故在車輛荷載作用及灌縫料的失效,面層出現松散脫落嚴重。
5 綜合分析與養護對策
5.1 根據路面病害類型可劃分為2個路段
K0+000-K7+000段:該路段路面病害以大面積塊狀裂縫、龜裂等病害為主,從彎沉檢測結果來看,路面強度明顯不足,雖經灌縫養護,只能減緩病害的迅速擴展,且目前部分路段面層出現松散、脫落現象。
K15+200-K16+100段:該路段病害以大量的塊裂和龜裂病害為主,從彎沉檢測結果來看,路面強度等級為中。
5.2 交通量分析
根據項目實施前三年交通量統計分析,交通量為輕交通量,具體見附件交通量記錄表(表2)。
5.3 路面病害養護對策
路段病害嚴重,挖補量較大,考慮路段交通量小,養護處治對策如下:
(1)路段內K0+000-K7+000段塊裂病害嚴重,考慮路段內病害封水,采用乳化瀝青透層處理裂縫病害。
(2)路段沉陷病害采用挖補處理,挖除病害后,采用水穩回填。
(3)設計路段內以塊裂病害為主,部分路段塊裂病害在行車荷載作用下,板塊失穩、松動,需進行挖補處理。失穩板塊病害挖除后,采用水穩回填。
(4)采用8cm瀝青貫入式防止裂縫向上反射,并加鋪4cmAc-13瀝青混凝土罩面。
(5)考慮老路路拱較小,采用碎石料調整、恢復橫坡。
6 瀝青貫入式施工
(1)撒布主層集料。撒布時應避免顆粒大小不均,并應檢查松鋪厚度。撒布后嚴禁車輛在鋪好的集料層上通行。
(2)主層集料撒布后應采用6-8t的鋼筒式壓路機進行初壓,碾壓速度宜為2km/h。碾壓應自路邊緣逐漸移向路中心,每次輪跡重疊約30cm,接著應從另一側以同樣方法壓至路中心,以此為碾壓一遍。然后檢驗路拱和縱向坡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調整找平再壓,至集料無顯著推移為止。然后再用10-12t壓路機進行碾壓,每次輪跡重疊1/2左右,宜碾壓4-6遍,直至主層集料嵌擠穩定,無顯著輪跡為止。
(3)主層集料碾壓完畢后,應立即澆撒第一層瀝青。瀝青的澆撒溫度應根據瀝青標號及氣溫情況選擇。
(4)主層瀝青澆灑后,應立即均勻撒布第一層嵌縫料,嵌縫料撒布后應立即掃勻,不足處應找補。當使用乳化瀝青時,石料撒布必須在乳液破乳前完成。
(5)嵌縫料掃勻后應立即用8-12t鋼筒壓路機進行碾壓,輪跡重疊1/2左右,宜碾壓4-6遍,直至穩定為止。碾壓時隨壓隨掃,使嵌縫料均勻嵌入。因氣溫過高使碾壓過程中發生較大推移現象時,應立即停止碾壓,待氣溫稍低時再繼續碾壓。
(6)澆灑第二層瀝青,撒布第二層嵌縫料,然后碾壓,再澆灑第三層瀝青。
(7)撒布封層料。施工要求應與撒布嵌縫料相同。
(8)最后碾壓,宜采用6-8t壓路機碾壓2-4遍,然后開放交通。
(9)瀝青貫入式路面表面不撒布封層料,加鋪瀝青混合料拌和層時,應緊跟貫入式層施工,使上下成為一整體。當拌和層與貫入部分不能連續施工,又要在短期內通行施工車輛時,貫入層部分的第二遍嵌縫料應增加用量2-3m3/10002。在攤鋪拌和層瀝青混合料前,應清除貫入層表面的雜物、塵土以及浮動石料,再補充碾壓一遍,并應澆灑粘層瀝青。
通過近3年時間正常運營,目前實施路段路路況保持良好,未出現任何的路面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