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俠
摘 要:我國菱鎂礦成礦條件優越,分布集中??辈槌潭鹊?。在資源勘查開發中,存在開發與勘查脫節;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產業鏈條短,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現象。本文從強化開采管理;調整產品結構;加強產業集中化、規?;_發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菱鎂礦;綜合評價;建議
中圖分類號:TD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154-01
1 我國菱鎂礦資源綜合評價
1.1 資源分布
我國菱鎂礦資源豐富、成礦條件優越、資源儲量集中,在遼寧、山東、河北等11個省(自治區)均有分布。查明保有資源儲量占世界21.94%,見表1。預測資源量約80億噸。遼寧占全國85.69%儲量。
1.2 地質勘查投入
我國菱鎂礦勘查工作程度低、投入少。勘查投入總體呈減少趨勢,見表2。2013年全國菱鎂礦僅有8個有效探礦權。
1.3 資源開發利用
截至2013年,我國菱鎂礦已開發利用礦區15處,查明資源儲量19.08億噸,占全國菱鎂礦查明資源儲量總量82%,以中大型為主,其開采技術條件較好,交通方便??梢巹澙玫V區8處,可供規劃利用資源儲量4.19億噸,占保有查明資源儲量總量17.7%。因交通不便,開采條件差,礦石質量不高,加工工藝復雜等,暫難利用礦區共67處,查明資源儲量5.65億噸,占查明資源儲量總量19.5%。
2013年,全國菱鎂礦企業123家,其中大型礦山7處,中型礦山12處,小型礦山80處,規模以下礦山24處。工業總產值17.44億元,銷售收入7.6億元,實現利潤0.6億元。遼寧省是我國最大的生產菱鎂礦采掘銷售加工一條龍式菱鎂礦產業地,其次是山東。
2013年,鎂化合物生產能力占世界64.45%,居首位,菱鎂礦產量約1210萬噸,鎂礦產品(輕、重燒鎂)年產量665.5萬噸;國國內鎂制品年消費量約470萬噸,其中煉鋼和鑄造每年氧化鎂消耗量占總消耗量70%,水泥和石灰占4-7%,玻璃占4-7%,陶瓷占4-7%,有色金屬占2-3%,其他行業占10%。我國鎂砂制品大多國內消費,少數出口。長遠看世界鎂砂需求趨于飽和,不會有大增長。
2 菱鎂礦資源勘查開發存在問題及措施建議
2.1 存在問題
(1)勘查程度低且不均衡,勘查投入與資源不匹配。2013年我國共有菱鎂礦礦點84個,勘查程度多為普查或者預查,達到勘探僅有7個,詳查6個。同時礦層勘查不均衡。如遼寧鎂礦北帶分上部和下部礦層,下部礦層勘查程度較高,多數達勘探程度;上部礦層勘查程度為普查,整個上部礦層資源儲量不清,礦石質量、開采條件不明,采礦權范圍內進行儲量核實工作,探采比例失調。近年,因國家減少了勘查資金,引入社會資金勘查開發,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受投資額度限制,造成重要成礦帶人為地割裂,影響菱鎂礦資源整體勘查,合理開發利用。
(2)生產礦山地質工作滯后,開發與勘查脫節。研究表明菱鎂礦大型礦區外圍及深部具找礦前景,現在勘查程度多數為預查。區內多數生產礦山,或因原勘查程度不高,或多年放松礦山地質勘探,高級別保有資源儲量比例急驟下降。地質工作滯后對礦山生產影響突出,加之人為分割設置采礦權,造成大礦小開,一礦多開、人為設置“隔離帶”等浪費資源,威脅礦山安全生產現象。
(3)資源浪費嚴重,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雖然加強了菱鎂礦開采監督力度,但仍存在高度開發利用質量好、易選冶資源,而含高硅、高鈣資源,少人問津現象。開采中用塊棄粉、只采不剝,嚴重浪費資源。以遼寧為例,現有91家菱鎂礦礦山企業中,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礦業龍頭企業少,規模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不明顯。設計生產規模小于10萬噸的企業有60家,小礦山大多數勘查程度為預查,企業技術人員少,憑經驗隨機開采,礦石損失嚴重。
(4)產業鏈條短和產品科技含量不高。低端鎂制品加工企業過多,產品附加值較低。靠價格競爭,低價銷售,產品質量不穩定,效益低。選礦、加工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突出,地區間產業發展趨同明顯。企業兩極分化現象明顯,除少數大型企業有科技投入外,大部分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專業技術人才短缺、裝備水平陳舊、工藝落后,屬消耗資源型企業,難于適應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形勢。
2.2 政策建議
(1)強化礦山開采管理,菱鎂礦是我國優勢礦產,要加強保護,嚴格執行礦山開采許可證制度,杜絕亂采濫挖、采富棄貧等不良現象。對于地質儲量不清且不具開采條件的,要堅決停采。對于環境不達標、采剝欠賬嚴重企業進行整治。
(2)嚴格礦山企業準入門檻,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嚴格執行礦山準入條件,菱鎂礦是一種多用途礦產,但品級變化較大,即使同一礦體,隨著開采深入,常存在不同品級礦石,造成優劣混采,降低礦石質量。因此必須調整產品結構,按資源品級確定其用途。
(3)實施集約化、規?;_發。通過合并和股權、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進行整合,加快兼并重組步伐,進一步優化企業結構。使礦產資源配置向大型專業化采選公司、深加工企業傾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同時,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及檔次,增加產品品種與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國內及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引導菱鎂礦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礦床編委會.中國礦床[M].地質出版社,1994.
[2]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礦產資源年評[M].地質出版社,2014.
[3]徐河,等編著.鎂合金制備與加工技術[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
[4]于海峰.菱鎂礦開發的環境效應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3年(23).
[5]陳樹江,田琳,李國華,等.鎂鈣系耐火材料[M].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
[6]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M].2013.
[7]國土資源部.中國礦產資源年報[M].2014.
[8]王永勤,等.中國固體燃料非金屬礦產圖集[M].地質出版社,2001.
[9]中國地質勘查工作現狀分析與發展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