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北區韓城鎮中心學校 孫國永
一課多磨磨出精彩
○唐山市路北區韓城鎮中心學校 孫國永

“理不辯不明,課不磨不精”,這次在“數的整除”的練習課教學中我深有體會。
第一次教學,著力沖破陳舊練習方式的束縛,設計了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三個環節:利用能被2、3、5整除的特征猜年齡——利用特殊的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約數、倍數等特點破解電話密碼——設置諸如1、0.12、6、12、256的四組題找與眾不同的數”。課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如果沒有以后的教學聯誼活動和市優質課評比,也許對此課的思考就到此為止了,也就沒有了“磨”的過程。為了迎接二次教學,我重新審視這節課,細細想來,發現此課的設計和教學中存在幾點不足:練習設計簡單,形式單一;環節不緊湊,層次性差;語言隨意,教學手段陳舊;練習的內容和量相對較小。
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思考之后,我對教學內容做了改動:去掉“找不同的數”這一環節,增設身高(30以內最大質數的倍數)和體重(只有質因數2)兩個環節的練習,把“破解電話密碼”這個綜合練習放在了最后,并設計了課后作業:利用整除這部分知識幫助自己喜歡的老師(或明星)設計個人檔案密碼。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環節的完整性和條理性,也加大了對學生思維的訓練,看似已經無懈可擊了。但教學后又發現,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由于練習呈現方式過于乏味,安排過于詳細,致使學生完成第一環節后,興趣減退。而且此次教學隔了一段時間,學生對概念生疏,“身高”和“體重”兩個環節的練習設計思維受阻,造成反應不積極,這樣每個環節上均勻用力的教學顯然不合適。
馬上要進行市優質課評比了,經過對類似課的資料查找、學習和分析,我終于有了新的感悟和收獲: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要求,在“猜年齡”“猜身高”環節中加入了“比較”這一數學方法的引導;為了避免形式的單一,“求體重”環節中利用錯誤條件“我的體重千克數是24和32的最小公倍數”,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破解電話密碼”的條件設置力求涉及內容全面,增設第一個數字不確定性的結果,既能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活常識的關注;而課尾通過“用整除知識針對數字5說一句話”的小環節再一次掀起本課的一個小高潮。
新課程強調,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學習與交流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這點可以說基本做到了。不過仔細思索此次教學,仍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瑕疵:教學氣氛和諧,但還不夠熱烈;教學中,照顧范圍不能有效地涉及全體。當然我也給自己找了推托的理由,那就是聽課人數多,學生的知識基礎存在差異,而且異地上課,學生生怕說錯話,不敢放松自己的言行。
借口總歸是借口,反思那些名師的課堂,同樣有這樣那樣的類似的借口,卻能取得令人著迷的效果。我想教學的好與壞不在于客觀情況的存在,更主要的是自身的教學底蘊和對理念的理解還有值得深挖的余地。好課多磨,多磨就會有所得,就會有所獲,就會磨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