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國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0)
例談中考物理閱讀材料題的應對策略
林成國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0)
中考物理閱讀材料題是一種全新的題型,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知識拓展與遷移能力以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是應對這類試題的重要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證.
中考物理;閱讀材料題;解題策略
閱讀材料題是近幾年來中考物理的一種新題型.此類試題一般是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所給材料多數反映的是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材料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所以閱讀材料題涉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圖像圖表的識別能力、知識的遷移拓展能力和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難度較大.如何應對這類問題呢?
1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解決閱讀材料題的基礎
例1(2016年鹽城):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干爽與潮濕
水面上方同時進行著兩種相反的過程:一方面,水分子從液面飛出來;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蓋拎緊,隨著水的不斷蒸發,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數目不斷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漸增多,最后,當氣態水分子的數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相同時間內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數等于從水面飛出的水分子數,這時,水蒸氣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氣產生的壓強就不變,水也不再減少,水與水蒸氣達到平衡狀態,蒸發停止.處于平衡狀態的水蒸氣叫做水的飽和汽,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這個壓強叫做水的飽和汽壓ps,ps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運動加劇,單位時間內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原來的平衡被破壞,液體繼續蒸發,水蒸氣的壓強繼續增大,直至達到新的平衡.影響蒸發快慢以及人們對于干爽與潮濕感受的因素,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與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ps的比值(p1/ps).因此,人們用(Rk=p1/ps)來描述空氣的潮濕程度,Rk越小,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得越快,感覺干爽;Rk越大,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得越慢,人就感覺潮濕.
(1) 水蒸發時,________(有/沒有)水分子從空氣進入水中;
(2) 下列能表示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關系的圖像是________.

(3) 文中半瓶礦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飽和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 水分子不再從水面飛出
B. 水蒸氣的壓強小于該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
C. 溫度升高時,水蒸氣的壓強增大
D. 溫度升高,水面上方再次形成飽和汽后,從水中飛出的分子數大于回到水中的
(4) 6月1日,我市早晨6時氣溫為15℃,Rk=0.96,下午14時氣溫為25℃,若當天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保持不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
A. 下午14時Rk可能大于1
B. 下午14時Rk一定小于0.96
C.p1大于15℃時水的飽和汽壓
D. 人感覺下午14時比早晨6時潮濕
(5) 用短文中知識,解釋在潮濕天氣里濕衣服不容易晾干的原因.
解析:本題對學生的考查,并不需要太難、太深的物理知識,主要就是考查學生閱讀文本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文本,從中找出解題的關鍵語句.上述的五個問題中,關于圖像和比較Rk的大小略有難度,但是只要學生能從提供的材料中發現一些信息,就能輕松解決這些問題.文中提到“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運動加劇,單位時間內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原來的平衡被破壞,液體繼續蒸發,水蒸氣的壓強繼續增大,”四幅圖像中只有B選項圖像中的壓強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題中提到:“若當天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保持不變”“溫度升高時,水蒸氣的壓強繼續增大”,根據Rk=p1/ps所以下午14時Rk一定小于0.96.
應對策略:眾所周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解答物理閱讀材料題的基礎.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要學生讀懂文中所包含的信息,理解文中所描述內容的意義.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文本閱讀理解能力,特別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要注重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做,而不能出現教師一言堂的現象.只有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方能提高.
2 提升知識拓展與遷移能力,是解決物理閱讀材料題的必要條件
例2(2016年徐州):閱讀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體脂率
脂肪是人體的重要成分,主要分布在內臟周圍和皮膚下面,脂肪供給維持生命必需的能量,氧化熱值約為3.8×107J/kg,皮下脂肪還能防止熱量散失,脂肪過量使人肥胖、并導致一些慢性疾病,人體脂肪率表示脂肪含量的多少、簡稱體脂率,是人體中脂肪質量與人體總質量的百分比,脂肪的密度約為0.9g/cm3、肌肉、骨骼等人體其他成分的密度為1.1g/cm3,只要測出人體組織密度就可以算出體脂率,人體組織密度可以采用水下稱重法測量:先測出受試人的肺活量V,然后用稱量設備測出人的重力G1,受試人浸沒在水面下盡力呼氣,此時體內剩余氣體約為肺活量的1/4,用稱量設備測量體重的重力為G2,水的密度為ρ水.由此可以計算出人體組織密度和體脂率,另外,因為脂肪幾乎不含水分,其導電性和其他成分不同,所以還可以用測量人體電阻的辦法來計算體脂肪率.
(1) 1kg脂肪氧化最多可以釋放的熱量為________J.
(2) 比較脂肪和人體其他成分的物理屬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
A. 密度較小 B.導熱性較差
C. 導電性較差 D. 比熱容較大
(3) 人體組織密度的表達式為ρ人=________.
(4) 對過于肥胖無法自行浸沒在水面下的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進行水下稱重?
解析:本題取材于生物學科,涉及跨學科知識,但主要還是反映科學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遷移與拓展能力.學生要會把物理中熱值的知識遷移到生物學的“脂肪氧化釋放的熱量”;要能把浮力中的“稱重法”測量物體的體積拓展到如何去測量人體的體積,而且還要知道計算人體組織密度時的體積必須是實心體積;要能從材料中發現關鍵句“脂肪幾乎不含水分”;最后還要聯系實際去想一想如何使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沉下去.
應對策略:對學生知識拓展與遷移能力的培養,是應對物理閱讀材料題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首先必須要為學生提供適度的練習和應用機會,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真正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且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拓展.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從而避免對知識的死記硬背,提高解決應用性問題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3 提升綜合能力,是解決物理閱讀材料題的有力保證
例3(2016年南通):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智能潔具
智能潔具(智能馬桶、全自動洗碗機、智能浴缸等),具有溫水洗凈、暖風烘干、殺菌等功能,已進入百姓家庭.
某智能潔具為確保安全,插頭帶漏電保護裝置,工作原理如圖1甲,連接潔具的火線與零線穿過環形鐵芯,正常工作時,兩線中的電流相等;若火線與零線中的電流不等,繞在鐵芯上的線圈會產生電流,經放大后通過電磁鐵吸起鐵質開關S切斷電源.這種潔具裝有紅外線感應裝置,當人靠近時,感應裝置自動升起潔具蓋子;啟動洗凈功能,加熱器將水快速加熱至溫控裝置預設的溫度,水泵噴水實施清洗,噴水桿采用納米銀(直徑為納米級的銀單質)材料,殺菌效果好;清洗結束,暖風烘干機自動開啟烘干功能.表1為該潔具的部分參數,表2為水泵的性能測試參數(表中流量指單位時間內水泵抽送水的體積;揚程指水泵能將水提升的高度).

圖1
表1

額定電壓220V清洗噴水量0.8L/min~1.2L/min烘干機額定功率180W加熱器額定功率2100W

表2
(1) 該智能潔具應選用________線插頭.當圖1甲電磁鐵線圈中電流從a流向b時,電磁鐵下端是________極.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紅外線感應裝置利用超聲波進行工作
B. 暖風烘干是靠增大面積來加快水的汽化
C. 納米銀是銀分子,噴水桿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D. 漏電保護裝置內的火線與零線短路時,開關S不會被吸起
(3) 潔具正常工作,按最大噴水量用設定為38℃的溫水清洗,加熱器的效率為________%;清洗結束,暖風烘干機工作40s,消耗的電能會使標有“3000imp/(kW·h)”的電能表指示燈閃爍________次.[水的比熱容c=4.2×103J/(kg·℃),室溫為18℃]
(4) 分析表2數據可得,當該水泵的流量為0.8×10-4m3/s時,其揚程為________m;當水泵的流量為1.0×10-4m3/s時,輸出的水達到對應的揚程,此過程中水泵克服水重力做功的功率P=________W.(g取10N/kg)
(5) 圖1乙為潔具的溫控裝置原理圖.R1是滑動變阻器,R2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當R1兩端電壓U1增大到一定值時,控制電路將切斷加熱電路實現對水溫的控制.
① 適當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電源電壓,可使控制水溫的預設值升高;
② 電源電壓設定為10V,當R1接入電路的阻值為6Ω時,R2的電功率為4W,此時加熱電路恰好被切斷.若預設的水溫相對較高,則控制電壓U1是________V.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對家庭電路、電磁鐵、熱量的計算、熱效率、機械功、功率、歐姆定律、電功率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學生識別圖表的能力.
應對策略:提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是應對物理閱讀材料題的根本保證.上述試題基本上涵蓋了初中物理電學與熱學以及力學的大部分知識.如何提高學生解決這類綜合應用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針對每一個問題首先要讓學生讀懂材料,領會題意,找出已知的物理量和需要求解的物理量,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其次要讓學生熟記物理計算的相關公式,并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應用.最后要加強學生對這類綜合應用題的訓練,提升學生解題的速度、準確性以及解題的靈活性.
綜上所述,中考物理閱讀材料題作為一種全新的題型,既能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更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很受命題者的青睞,這類考題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李朝東.2016年江蘇省十三市中考試卷匯編 物理[M].銀川: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名師簡介:林成國,男,江蘇鹽城人,江蘇省物理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