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靜
(廣西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梧州市工人醫院耳鼻喉科,廣西 梧州 543002)
目標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生帶教中的應用
陶 靜
(廣西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梧州市工人醫院耳鼻喉科,廣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探討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生帶教中應用目標教學法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醫院耳鼻咽喉科的150例護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n=75)護理學生給予傳統講學方法,觀察組(n=75)護理學生給予目標教學法,應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學生對教學效果和課堂效果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生帶教中應用目標教學法,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值得護理教學中推廣。
目標教學法;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生帶教;應用效果
護理學專業是一類實用性專業,對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在學習過程中這兩項的培養關系以后護理工作的給患者提供的護理質量[1]。本次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醫院耳鼻咽喉科的150例護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生帶教中應用目標教學法的效果,現具有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醫院耳鼻咽喉科的150例護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學歷進行分類,其中中專學歷有95例,大專學歷有55例,隨機將入選學生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75例,男5例,女70例,年齡15~18歲,平均年齡(16.7±1.5)歲;中專有45例,大專有30例。觀察組75例,男4例,女71例,年齡15~18歲,平均年齡(17.1±1.6)歲;中專有40例,大專有35例。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指定的學習計劃和內容,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
觀察組:應用目標教學模式,首先指定教學目標,帶教老師均是大專及以上學歷,護理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在學生進入科室時,給學生分發一份指定的學習目標,帶教老師給學生講解需掌握的知識,熟悉學習目標,對急診科室的病種熟練了解,掌握疾病的臨床癥狀和護理方案,疾病對應的診斷方法和護理方案;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名稱、用法用量,了解各科室的一般健康知識。其次準備相關物品,實施各項目標:在查房前1天,需數量了解患者的病歷,了解本次查房的目的,收集患者的相關資料,準備查房所需醫療器械和相關物品,對部分患者的病情進行匯報,以及說明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訓練觀察患者皮膚狀況、肢體功能、生命體征等。帶教老師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查房的目標進行簡單總結,并給予現場指導,適當給予各項操作示范。最后達成目標,帶教老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并要求學生做好記錄,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各項護理方法,將教學目標深化,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1.3 指標觀察[2]
在課程結束后,兩組護理學生應用統一命題試卷對理論知識進行測定;對護理學生實踐技能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表明掌握能力更強,總分為100分。應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教學和課堂效果的滿意度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以“±s”表明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護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評分比較(±s)
組別 n 理論知識 操作技能對照組 75 78.25±1.54 70.35±146觀察組 75 88.22±1.85 81.04±1.35 P值 <0.05 <0.05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和課堂效果的滿意度平均
觀察組護理學生對教學效果和課堂效果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和課堂效果的滿意度對比
臨床護理教學中需將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3]。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是傳遞-接受,在該教學模式不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目標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目標意識,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為了既定的目標而學習。同時通過帶著問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調動積極性,同時通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5]。本次研究通過對耳鼻咽喉科的部分護理學生進行教學,其中觀察組的學生應用目標教學法后,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時間操作技能的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說明通過目標教學模式,激發護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將以往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較短時間內幫助護理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判斷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目標教學模式能將幫助護理學生將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值得護理教學中推廣。
[1] 余 汶.階段性目標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5):29-31.
[2] 陳小麗,馮一梅,杜 欣,等.探討目標教學法在血液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中醫藥,2016,(B03):391.
[3] 王 丹,李 霞,王 芳.反思性教學模式在耳鼻咽喉科實習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2):128-129.
[4] 婁 青,朱 力,吳樹琴.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教學研究,2013,10(6):148-149.
[5] 林白浪,符小玲,安學芳,等.目標教學法在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33):6569-6572.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1
B
ISSN.2096-2479.2017.04.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