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劉紅娜
(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護理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理論知識需求分析和效果評價
王 敏,劉紅娜
(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護理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目的對新入職的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從源頭上提升護士綜合素質,促使她們盡快轉變角色并勝任部隊醫院的護理工作。方法結合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的內容,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對58名新入職護士進行為期1個月的崗前培訓,并對培訓內容和方式的需求進行分析和評價。結果培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通過考核及問卷調查,結果滿意。結論采用多種培訓形式,可以有效達到培訓目的,在培訓內容上應考慮職業規范列入培訓范圍。
新護士;崗前培訓;需求分析;效果評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我院考核招聘的58名新護士為培訓對象,其中有工作經歷的18名,高校畢業生40名。男3名、女55名,年齡19~27歲、平均22.4歲,大專學歷33人、本科學歷25人。
1.2 方法
采用理論授課、實踐操作、觀看錄像、情景劇演示和小組討論等方式相結合,統一培訓考核,周期為4周。每天上午加強理論知識培訓,下午在護理示教室進行常用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學習。新護士崗前培訓是護士成長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學生到專業護理人員重要的角色轉折點[2]我們根據衛計委《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的相關要求結合歷年醫院培訓內容,從理論與護理技能操作二個方面入手。
理論培訓具體內容包括9個部分:①法律法規;②規范標準;③規章制度;④安全管理;⑤護理文書;⑥健康教育;⑦心理護理;⑧溝通技巧;⑨職業素養等和醫院的院史等。
常用臨床護理操作技術的內容有27項,包括:洗手法、無菌技術、生命體征測量技術、標本采集法、穿脫隔離衣技術、物理降溫法、血糖監測、口腔護理技術、經鼻/口腔吸痰法、霧化吸入技術、氧氣吸入技術、導尿技術、心肺復蘇術(CPR)、心電監測技術、除顫技術、口服給藥法、胃腸減壓技術、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密閉式靜脈輸血技術、靜脈采血技術、靜脈注射法、肌內注射技術、皮內注射技術、皮下注射技術、患者約束法、軸線翻身法、患者搬運法。
2.1 理論知識培訓
培訓后進行理論測試,成績在8 5~9 3分占33名(56.9%),94~100分占(43.1%),平均分是91.8分(80分是合格)。
2.2 護理操作培訓
培訓后護理操作技能考核采取抽簽的形式進行,共培訓27項,選取6項抽其中1項考核,58名參考人員成績平均≥93分(85分是合格),平均分是94.8分。
2.3 培訓方式需求
發放58份問卷調查表,收回57份,結果見表1。
2.4 培訓內容需求,發放58份問卷調查表,收回57份,結果見表2。

表1 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方式需求

表2 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內容需求
新入職護士中有1/3的護士有過護理經歷,但多數來自于民營或基層地方醫院,與部隊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剛走出學校的護士大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勁”,想更好的體現自身的價值,但大專學歷的護士似乎有寫自卑感;男護士僅有3名,覺得可能分配到理想科室,好似對什么都不是很在意的樣子。針對上述這些情況,我們認為對新入職的護士進行崗前培訓,促使她們快速實現角色轉變,以良好的綜合素質走向護理崗位非常必要。
崗前培訓結果顯示,參加培訓的58名,理論考試平均成績是91.8分(80分為合格),護理操作考核平均成績是94.8分(85分是合格),合格率到達100%。說明培訓目標明確、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效果顯著。采取理論結合實踐相結合,即上午理論授課,下午技術操作培訓,不僅降低了學員的疲勞度,更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有助于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和指導。各科室帶教老師資質參差不齊,因此進行規范的崗前培訓,既為臨床帶教工作奠定扎實基礎,減輕臨床帶教的壓力,同時也使新入職護士順利投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盡快適應臨床工作,是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從培訓效果評價來看,大部分新護士希望采取示范練習和情景演示的方式進行,它是將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更直觀的展現,有利于護士對培訓理論和技術的掌控。在注重護理專業知識培訓的同時,做好職業規劃培訓,良好的職業規劃有助于堅定護士的專業信念,增強護士的專業水平,防止護理人才的流失;有利于解決護士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降低工作中的阻力和挫折感,加強職業認同感,提高護理服務能力,提高對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和成就感,而國家衛計委印發的《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中未安排此項內容,希望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因此,在崗前培訓的形式上,應該針對不同的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使新入職護士更容易掌握培訓內容,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總之,在對新護士的崗前培訓中,需要注重知識和技能相結合,提高新護士職業道德素養、增強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合理的設置培訓課程,達到培訓目的,提升新入職護士崗前的培訓有效性和滿意度,以保證護士能夠更快適應角色轉換,獨立、規范地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1] 鄭蘭英.護士崗前培訓及管理方法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7):1013.
[2] 吳洪霞.張明梅.李洪娥.護理部對聘用護士崗前培訓方法的探討及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6):114-115.
[3] 佘燕萍,周 柯.實踐培訓法應用于護士崗前技能培訓的實踐及效果[J].護理研究,2009,23(6):549-550.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
B
ISSN.2096-2479.2017.04.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