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帝都輕度霧霾與淡淡的丁香花香的糾纏之中,剛剛寫完這期的封面文章,看上去是關于一個很狹窄的細分領域一電子發票。
從更廣闊的歷史視角來看,國內的發票就像一個拙劣的笑話。這個笑話最著名的現實版本是,坊間曾流傳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每個性工作者見到經過的中國旅行者都拼命地搔首弄姿,并大聲吆喝:You,Far piano!對于很多能聽懂英語的中國游客來說,這是一句完全不著邊際的無厘頭英文,什么是“遙遠的鋼琴”?而當他們看到另一些公務團的游客心領神會地笑著迎上去時,他們似乎明白了什么……
發票,也許是繼“功夫”、“關系”之后再度以強勢的外來語發音殺人西方各個語言體系的一朵奇葩,如果這也稱得上是某種文化輸出的話。
作為一本關注中國企業財務管理變革與財務組織體系演進的專業雜志。我們并無意關心發票所引發的腐敗問題。我們關注的是決定著中國企業財務作業模式和組織形式的兩大外部制約因素之一的發票(另一個制約因素是銀行),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電子化應用浪潮之下,將推動著本土企業的財務組織走向何方。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A公司業務部門向財務部門申請為客戶開具發票,同時附上該筆業務的合同(或者業務描述);財務部門經審核認可后通過電子發票系統生成帶二維碼的電子發票,拷貝存檔后將副本下發給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將電子發票的副本發給客戶B公司;客戶的財務部門接收后掃描二維碼先完成增值稅抵扣,再根據顯示出的該筆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條件安排后續付款;稅務部門的稅控系統自動監測該張電子發票與A、B公司銀行賬戶的變動情況,以判定該筆業務的真實性,一旦發現異常,向A、B兩家公司發出征詢函,要求解釋其中出現差異的合理性;外部審計機構在審計時抽查到該筆發票,并與相應的銀行電子憑單進行比對……
不過,在各位CFO讀到這一段美妙的幻想曲時,先暫時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上述每個環節后面坐的很可能都是智能機器人。
不久前AlphaGo在五番棋大戰中輕松擊敗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場景在全球引發一場熱烈的討論。在此我們姑且不論智能機器人對人類未來的威脅,僅就傳統的公司財務會計甚至一般性的審計而言,有了電子發票和電子憑單,智能機器人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為CFO們提供24x7的高穩定性與高質量的基礎作業。
那么建構于其上的財務體系該轉行做什么?
當1+1=2不再需要人工作業的時候,1+1=x就是CFO們帶隊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面向業務端的價值創造活動。之后的某一天,當我們談及老會計當年的種種神跡,就像談到中世紀那些傳奇的騎士一樣令人心馳神往,盡管火藥傳到歐洲后瞬間將他們炸得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