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銘蜆
摘要:食物中的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而人類對于營養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但是并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本文對食品營養強化劑的應用前景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食品;營養強化劑;前景
中圖分類號: TS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9.057
天然食品之中營養成分并不充足,為了進一步的平衡營養,加強食物的天然營養含量,補充在食品加工運輸過程之中的營養損失,進一步的提升食物的營養價值,保證人體對各類營養的需求。進而有效的預防因身體缺少某種必須的營養物質而引起身體疾病,在食品之中添加營養強化劑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1 各類主要食品營養強化劑的功能和應用
1.1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
原料肉中的紅色是由肌紅蛋白及血紅蛋白所呈現的感官性狀。肌紅蛋白約占其中的60%~70%,血紅蛋白占其中的10%~30%,即表現肉顏色的主要成分為肌紅蛋白。亞硝酸鹽與肉類中的乳酸反應生成亞硝酸,亞硝酸分解產生的一氧化氮與肌紅蛋白結合生成亞硝基肌紅蛋白,呈亮紅色;亞硝酸鹽可抑制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生長,防止肉制品腐敗;倘若不添加亞硝酸鹽,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產生的外毒素可引起人體的食品中毒,這是已知硝酸鹽、亞硝酸鹽有害,仍被允許用于魚、肉、干酪的防腐劑的原因。
1.2維生素類
維生素是保證人體正常生長發育的必需品,也是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的總稱。絕大多數的維生素都不能夠在人體內合成,因此人體內的維生素含量相對來說比較少,營養專家建議應該經常攝入含有維生素物質的食物。如果攝入人體必需維生素的量沒有達到人體最低需求量,那么將會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病變,在食品之中維生素具有非常重要的強化意義。
1.3礦物質類
礦物質元素又被稱之為無機鹽,其是人體營養的重要組成之一,主要包括了60余種礦物質元素,占人體總重量的4%。據研究發現,其中為人體必需品的礦物質元素達21種,按照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可以將之分成常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這兩類。而礦物質元素既不能夠在人體內合成,也不能夠在人體新陳代謝活動過程之中消失,但是它對機體的生命維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缺少微量元素則會導致機體很多酶類物質的活性喪失,從而導致蛋白質以及各類激素的合成和代謝產生障礙。因此礦物質元素對于人體的成長發育以及新陳代謝等生理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食品營養強化劑研究進展
2.1食品營養強化劑的發展現狀
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會大量的食用添加了微生物營養物質的強化劑,而食品工業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在過去的幾十年之中,因為有了強化劑的存在,大大彌補了人體對多種物質的需求,從而有效的提升了人們的健康水平。不過當今世界,依然存在營養不均衡、膳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都會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導致壽命的降低。根據聯合國所給出的調查數字顯示,當前世界上至少有3.5億人正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之中,其中1.5億人為兒童,最嚴重的地區是非洲和亞洲。面對這種情況,營養強化劑的發展在最近幾年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碘鹽、VA強化鮮牛奶等食品的推出,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不過當前我國在食品強化劑行業方面的發展還處于初始階段,國家目前并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律,當前市場上銷售的強化食品種類不但比較少,并且在質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除了嬰幼兒的配方食品能夠有所保證之外,很多強化食品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根本達不到改善營養不良,提升健康的效果。
2.2食品營養強化劑的安全使用問題
食品營養強化劑的安全性是當前全世界都很重視的問題,同時也是食品營養強化劑研究過程之中的難題。為了能夠保證強化劑的安全,造福于民,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對此進行專項立法,進一步的保證強化劑的安全性。首先應根據法律規定對動物進行飼養實驗,保證其食用安全性后才能夠允許上市營銷。在最近幾年各類超標食品強化劑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導致了食品強化劑濫用的現象發生,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對于食品強化劑的使用來說,一定要遵守適量的原則,并不是補充越多越好。
2.3食品營養強化劑的最新研究動態
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及進步,以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人們對于食品強化劑的關注主要在疾病的預防、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為了能夠進一步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添加了各種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也逐漸的增多,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的研究新型的食品營養強化劑,促進研究項目的發展,滿足各種不同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檢測部門也需提升對食品安全的監測能力,從而對強化劑的安全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比如說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法(LC法)對嬰兒配方奶粉之中的胡蘿卜素進行檢測等。
3 結語
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營養強化劑是食品加工工業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成份。我們面臨著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挑戰,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我國的消費者必須要通過合理的選擇來平衡飲食結構,同時借助營養強化劑來進行人體所需物質的補充,保證身體的健康成長,進一步的提升國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凌關庭.營養強化劑及其進展[J].糧油與油脂,2000(01):48-52.
[2]楊月欣,邵曉萍,何梅,等.補充微量營養素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J].營養學報,2002,24(01):37-41.
作者簡介:耿銘晛,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