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對外合作是我國目前整個農業發展戰略當中的重要環節,更是增強我國農業在世界經濟市場中競爭實力的有效路徑。伴隨著我國各方面體系的革新,我國農業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質的飛躍。本文通過對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的現狀以及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并研究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現狀;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9.006
1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現狀
我國對外進行投資發展的企業大體有個人企業、國有企業、股份合作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等。而各個企業針對國外進行的農業產業投資基本有技術類、服務類、加工類、生產類以及貿易類的投資。我國針對國外建立企業的數量排名在前幾位的分別是云南、山東以及黑龍江三個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云南省在國外已建立83家農業企業,大體都在東南亞地區的緬甸以及老撾等國家。山東省共在國外建立81家,大體都在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家。黑龍江省共在國外建立42家相關企業,大體都在阿根廷以及俄羅斯等國家。這三個省份在國外建立的農業企業分別占我國所有境外企業總數的13.9%、13.57%和7.04%。以目前發展情況看,中國農業企業與國外進行合作的地區很多。我國各個省份以本身所具備的資源特點及與東道國之間的相對距離為依托,對農業項目的對外投資與合作進行全面、科學地考量[1]。
2 中國農業對外合作中面臨的問題
2.1受國際環境的制約,投資存在很大風險
中國的農業企業對外投資項目基本目標地區屬于發展中國家,這類國家大多數對運營環境的要求不高,所需相關投資金額也相對較大。即使部分國家有大量的資源,但受政局影響,無法對相關政策進行保障。隨著世界性農業資源的市場競爭不斷升溫,一些跨國企業為了對世界農業市場進行牽引和控制,利用全產業鏈增強農產品的壟斷。
2.2農業保障體制不完善
當前中國在各個領域雖已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可是還無法滿足各方面發展對農產品供給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所以,想要進一步實現世界性農業資源的戰略計劃,政府務必要構建相應完善的農業保障體制。中國的農業企業針對境外的投資與合作,大致都體現在技術與附加值含量都相對欠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相關傳統產業,沒有從整體角度出發去構建一條將農業貿易和農業投資有效結合的對應產業鏈,也無法建立相對應的保障機制,從而無法與目前形勢下大量農業資源進口活動相適應,最終導致農產品管理方面產生問題[2]。
2.3企業本身的不足
我國的農業對外投資與合作企業中缺少大型企業,基本都是一些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本身不具備大筆資金,降低了其融資的水平,對相關企業實現境外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世界化運營水平低,無法適應走出去的發展條件和環境。
2.4國家政策扶持性過低
對于目前我國農業對外合作政策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從財政方面來看,提供的相關資金支持數額遠遠不足,同時對部分中小企業的申請要求過高。從金融方面看,當前的貸款補息政策并沒有設立專門針對輔助農業對外合作企業的融資政策保障。從稅收方面看,我國雖然提倡企業進行農業對外合作,進而實現提高糧食安全的目的,可是相關企業向國內進行農產品返銷過程中,卻沒有任何稅收政策的支持,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3 對策分析
3.1 堅持創新理念促進農業對外發展
加強農業的對外發展,一定要提高農業對外合作的基本能力以及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對世界性農業產業布局進行完善,堅持一帶一路戰略要求,帶動相關經濟發展,加強各國的對外合作聯系,構成地區性優勢。提升國內市場與境外市場的全面管理能力,確認合適的進口農產品數量,全面控制以此對我國國內農業市場的影響。以創新理念實現農業資源的對外援助以及合作方式的發展,應對重要農業投資項目進行有序地分布實施,立足于農產品產業鏈中重要的產業節點,分清主次,科學選擇相關外援地區,將我國相鄰發展中國家作為重點,增加支持力度,推動及協助境外農業產業投資與合作。在對“走出去”相關布局進行全球性優化后,按照主次順序構建境外農產品投資開發平臺,并利用其優勢發揮相應作用。
3.2提高政府關于農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政策支持
針對我國農業對外合作的中小企業的相關基金、相關財政資金等,都應向中、小企業適當傾斜。對于以糧食生產為經營主體的企業,可適當設置專項支持款項,我國農業對外合作企業應受到相關商業類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支持,進而幫助其完成各環節的資金周轉。采取相應策略使更多國家與我國達成減少相關征稅的共識,境外向國內引進的農產品可考慮減少或者免去增值稅以及進口關稅。
3.3完善農業對外合作的相應規劃
針對具體規劃,一方面應將農業對外合作以及合作國家農產品發展目標有效結合,以滿足雙方共同需求為落腳點,確認最終規劃目標;另一方面應將各級政府和農業對外合作企業的具體發展相結合,完成管理機制、規劃機制和各企業具體行為的統一規劃。此外,還要將核心產業、核心科技以及合作地區的具體規劃進行全面融合。
3.4建立良好的外部條件
目前我國應加強對世界性農業發展的治理和優化,公正、科學以及創新性的制定世界農業的新規則。加強與各合作國家相關金融企業與各級機構的密切聯系,促進國際社會拓展農業對外合作的幫扶,合理答復部分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農業資源貿易機制中相關環節的質疑。在世界范圍內帶動構建農業合作發展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組成國際貿易中心,控制農業資源價格定位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李艷君. 中國農業對外合作現狀、問題與對策[J]. 中國經貿導刊,2016(30):42-44.
[2]楊易,馬志剛,王琦,張利利,董巖. 中國農業對外投資合作的現狀分析[J]. 世界農業,2012(12):107-112.
作者簡介:王超平,本科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農業對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