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梟
聽到這樣的一堂語文課,不知你會作何感想?
課堂上,教師共提問了20多位學生。在評價學生回答的時候,這位教師連用了20多句“很好,很不錯”。回答絲絲入扣的如此,風馬牛不相及的如此,思考明顯錯誤的也如此。耐著性子盼到下課,也沒有聽到一句稍有變化或具體明確的評價。
這位教師在課堂評價語言上的“模糊藝術”,終究把學生糊弄了。
筆者覺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強調以下幾點:
首先要是非分明。對錯之間來不得模棱兩可。關鍵在于你得告訴學生,為什么錯,怎么思考才是正確的,同時注意語言的委婉藝術。“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評價就應該立足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實的評價并不隱瞞學生思想與語言表達上的錯誤與缺點,肯定該肯定的,否定該否定的;真實的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但并不摒棄批評,而是講究批評的藝術,不使學生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與信心。
第二要個性鮮明。這對于一名語文教師尤其重要。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有時要娓娓道來,猶如涓涓細流;有時要激情飛揚,猶如滾滾長江。有時客觀闡述,猶如淵博的智者;有時主觀描繪,猶如善感的詩人。同時,課堂有不一樣的情境,學生有迥異的個性,因而,語文課拒絕缺乏個性、老套僵化的評價語言。評價語言個性鮮明、靈活多樣,學生就想聽、愛聽,就能激發起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從評價的針對性上來說,可以從學習內容、學習結果、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等的評價上來追求個性;從評價的方式上來說,除了豐富多樣的口語外,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微笑、眼神、動作等體態語言,還可以輔以適當的物化的評價,比如一張字帖、一支簽字筆、一個練習本等等。
第三要善于啟發。筆者覺得,在對學生評價的基礎上進行追問,是課堂內容巧妙生成的好方法。一位充滿智慧的教師,既擅長鼓勵學生讀書質疑,培養強烈的問題意識,又能以自己的“追問”生成學生語文學習的智慧,讓學生獲得從內心深處生發的學習樂趣。
語文課堂就像一件藝術品,既要處理好大局,也要對細節精雕細琢。教師恰如其分的評價語言,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更加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