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昌
摘要:語文教學與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密不可分,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無不向學生滲透著正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其中,閱讀教學對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價值觀
語文教學不僅僅只是單純地傳授文化知識的過程,還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培養人的良好品格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學在高中這個學生基本自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的一部分,自然地也成為了學生從中獲取知識,并潛移默化地通過對它的深刻理解從而形成自我思想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可取之處,將文本閱讀內化為豐厚的文化積淀和深刻人格的體驗,從而充分發揮語文育人的功能,促進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三觀。本文則圍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影響這一主題,依據當前價值觀教育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進一步闡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價值觀產生影響的原因進行探討,最后對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價值觀教育的引領做出研究探討。
一、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出現的原因
在如今電子書、視頻網絡風行的信息時代,人們對于紙質閱讀的興趣逐漸減淡。高中生亦是如此,然而高中生接觸的更多的卻是紙質閱讀,品質閱讀。由此可知,當今高中生對閱讀的興趣逐漸淡化的現狀可謂不容樂觀,亟待改變。筆者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總結了以下一些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容樂觀的現狀的原因。
(一)應試教育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應試教育下,題型、答題模式、答題技巧成為了教師著重研究也是著重想要授予學生的教學內容,只為了得分而去剖析如何得分的教學形式,恰恰忽略了語文閱讀教學原有的育人的意義。學生受教于老師,慢慢地也就將套模式得分的閱讀方式固化了。品質閱讀中的引人深思,值得人們探討學習的內涵也就被置而遠之,不為人們所發覺。學生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從高中語文閱讀中培養自身良好的價值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就失去的它本應該具有的涵義。
(二)教師未正確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在高中這個特殊的教育環境下,學生和教師過多的關注考點,各科教師布置的任務也很繁重,如果沒有語文教師的正確閱讀引導,那么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可想而知一定會很低。尤其是理科生,語文教學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唯一可以培養他們自身品德價值觀素質的課程,并且長時間接觸數、理、化這些學科,思維理性化的他們更加不會主動去閱讀,更不必說優質閱讀了。沒有教師的引導,沒有為學生在繁忙的學習日程中安排合理的時間,學生想要高效地進行深度的品質閱讀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正確閱讀引導也十分的重要。
(三)閱讀教學中價值觀判斷的唯一化絕對化
很多時候,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都是根據教科書上的指導內容來按部就班的給學生講解。很多教師大概覺得,這便可以很好地教授學生閱讀知識了吧,殊不知這是一個將學生思維固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起的更多的應該是引領作用,更多的還需要學生自身的思考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優質的閱讀內容,給予學生優質的教學資源,但是,對于閱讀后的想法感慨,是學生自主思考并融入自身思想潛移默化地形成自身價值觀的主觀過程。教師對閱讀教學中價值觀判斷的唯一化絕對化并不能適應并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體現的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內容
價值觀即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價值定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內容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因為高中語文閱讀所體現的價值觀向導都是積極向上的,是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道路上的一展明燈。而要說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體現的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人與自我關系的價值理念即強調的是學生自身品德價值觀的形成理念,具體包括:學生的自我發展、正確的價值追求、清醒地認識自我意識等。如同《莊子·天下篇》中所述“內圣外王”,外王的前提和基礎是內圣,學生只有自身樹立起崇高的價值理念,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才能做到自身良好價值觀的形成。
2.人與他人關系的價值理念。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社會活動的基本元素,形成正確的與他人相處的價值理念,對學生的學習生涯和社會生涯乃至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3.人與社會關系的價值理念。人的價值是在社會中得到實現的,學生只有處理好自身與社會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自身與社會關系的價值理念,才能真正的通過自我人生境界與社會發展的融會從而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自我到他人到社會再上升到自然世界。價值觀體系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高中語文教材文本,體裁多樣,題材豐富,單元主題鮮明,選取了不同作家風格,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感情基調的文本,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閱讀空間。文本中所體現的不同作家文人的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表達方式,或喜悅或悲傷、或得志或失意、或成功或失敗等等都能給學生心靈不同程度的熏染。
三、如何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正確引領價值觀教育
(一)誦讀中體會文本內涵
誦讀作為語文教學基本的授教形式,學生基本的受教形式,能夠高效地引領學生快速進入到文本世界中。讓學生首先從個體的角度來激發自身情感,品位文章意境,感受作者思想,從而便在深度閱讀文本之前便引入了學生自身的情感,為學生從閱讀中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價值觀理念打好基礎。
(二)回顧中體會作者情懷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首先要做的便是讓學生充分了解閱讀文本的作者所在的背景知識。只有了解了作者所處的社會情感背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由心而感,觸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感受,深度挖掘到文本想要表達的內涵和價值觀理念。
(三)體驗中融會現實世界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無非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理念,從而能夠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游刃有余地生活,克服自身發展道路上的困難。因此,讓學生在體驗文本閱讀中的情感生活時,要培養學生將其與自身發展相結合的意識,從而發揮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作用,達到“學而樂用”的境界。
總之,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生價值觀的培養與其息息相關。筆者懷著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熱情,結合了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做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討,希望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從高中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