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現在,我從一名播音員到節目主持人到欄目制片人,經歷了播音崗位、新聞崗位、業務管理崗位多重角色的轉換。二十多年的工作實踐,我感到收獲最大的還是在一線做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十多年時間,從簡單的新聞稿件播音,到參與新聞產品的全過程生產;從演播室里的照本宣科,到新聞現場的貼近采訪;從對社會生活的表象理解到依據事實進行深入思考;從簡單的宣傳說教到縝密的理性呈現,我真切感受到了做記者型主持人帶給我的職業進步,也逐漸加深了我對記者型主持人這個職業的感悟。
【感悟一】“說什么”比“怎么說”更重要。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電視事業由省向市縣一級迅速發展起來,各級廣播電視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基本是播音專業或接近的專業出身,成就了一大批名欄目、名主持人。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現代媒體環境的變化和受眾需求的多元化升級,人們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愈發挑剔,播音員主持人更是遇到了新的挑戰。聲音和形象對一個主持人固然重要,但遠不是主持人的全部。電視節目主持人注重的首先是說什么,其次是怎么說。因此,主持人的知識儲備、文化涵養和豐富閱歷遠比聲音和形象重要。對于電視新聞節目而言,記者型主持人已經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新聞主持人,不再只是出鏡時背稿子、提問的“機器人”,而是直接參與新聞報道,對整個新聞報道起著主導作用的主創者。記者型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策劃、組織、傳達者,把媒體的報道意圖通過自己對節目的準確把握表達出來。隨著我國電視新聞理念不斷更新和完善,電視新聞采訪報道的內容和形式日趨豐富,集記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集采編播為一體的記者型主持人已經越來越多,近十多年來,特別是央視來自采編一線的記者逐漸走上了新聞類欄目主持人的崗位,造就了白巖松、水均益等為代表的一批有影響的記者型主持人。
【感悟二】記者型主持人的新聞素養
做好記者型主持人,必須具備良好的新聞素養。首先,要有“記者素質”。新聞記者的社會角色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是為公眾服務的社會工作者。記者型主持人必須牢記職責使命,始終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報道務必將社會效果放在第一位。其次,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這是新聞工作者發現新聞的一種能力,更是衡量新聞工作者是否優秀的重要標志。新聞敏感對于記者型主持人來說,就像畫家對于色彩、音樂家對于音符一樣重要。記者型主持人要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只有讓自己的新聞敏感更加靈敏,才能生產出促進時代進步的新聞精品。記者型主持人要有親臨新聞現場的務實作風,讓“我”一直成為新聞事件的目睹者,準確地反映事實,用客觀事實說話。記者型主持人要尊重采訪對象,端正自己的采訪態度,真正做到誠實、誠懇,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和被采訪者的距離,營造平等和諧的采訪氛圍,實現自己的采訪目的。
【感悟三】記者型主持人的職業技巧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這是做好采訪和節目的最基本的前提。觀眾看節目,不是看主持人是否口若懸河,而是看他觀察事物的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主持人首先要尊重事件本身的真實,最大程度地呈現事件的本質,揭示出事實的真相。其次,要高度重視采訪前的周密設計,這是主持人節目創作流程中必需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個記者型主持人的好習慣。為了采訪的順利進行,主持人要事先對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有足夠的了解,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多角度分析采訪對象,全方位透視新聞事件,做到心中有底,有備而去。只有這樣,才能以最佳的狀態出現在銀幕上。要代表觀眾進行準確而有目的性的提問,將節目主題需要的、最利于揭發事件真相的事實呈現給觀眾。要學會聆聽,追隨采訪對象的談話思路,從中發現有價值的“點”進而去深挖。要把握好觀眾的心理,合理設置懸念,吸引觀眾饒有興趣地看下去。
【感悟四】記者型主持人的魅力風格
主持人的個性化魅力,主要是由其外觀形象、氣質風度、語言表達、知識素養和個人品格修養所構成。不同的節目對主持人的風格要求也不同。少兒節目主持人應輕松活潑,新聞節目主持人須沉穩莊重,服務節目主持人要親切熱情,文藝節目主持人得多才多藝、風趣幽默……。每一個成功的記者型主持人都有自己鮮明的標志風格。當年,央視的崔永元何以受到全國各地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主要在于他的個性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他的現場把握能力和他創造的輕松的環境、自由的氣氛,使參與節目的人感到像在家里與朋友聊天。在此基礎上,主持人既盡量激發對象講話以獲得信息,又盡量控制談話內容,同時避免那些過于理性的面部表情和體態。崔永元善于傾聽,遇到爭議話題,常常不動聲色,“隔岸觀火”,有時一語道破雙方的分歧所在,往往以敏捷的思維和幽默的話語博得觀眾陣陣掌聲,這正是一個節目主持人的可貴之處。江蘇衛視紅火多年的《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用詞簡單但卻凝練,調侃但不夸張,時而語言犀利,時而溫文爾雅,有時憑一兩句話就能掌握全場的氣氛。孟非作為智慧型主持人符合時代的要求是其成功的環境因素,深厚的文化內涵、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受眾交流的能力等都是值得我們主持人學習和借鑒的。
作者簡介:孫紅梅 1972年8月,女,漢族,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廣播電視臺,二級播音員,本科學歷,播音主持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