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靜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有了動機、興趣才能去從事各種活動,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在學生的認識過程與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古代教育心理學家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本头浅P蜗蟆⑸鷦拥卣f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如何激起學生學習的樂趣,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興趣
一、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我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我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后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鐘的緊張學習之后,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低。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如教學"約數和倍數"這一內容時,我在即將下課時設計了一個"動腦筋離開教室"的游戲:老師說的數正好是你的學號的同學可以離開教室活動。然后老師說"能被3整除的數、2的倍數、30的約數……"直到所有學生離開教室為止。通過這個游戲,學生鞏固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四、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讓數學走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體現數學的實用性。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課前先讓學生和家長到超市購物,感性認識購物需要人民幣,并記住所買物品的價錢。上課時讓學生說說如何購物的,為學習人民幣作好鋪墊。課上又讓學生通過模擬購買不同價格,不同品種的物品,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從中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使用到人民幣的地方,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
教學實踐表明: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以趣促學"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動,主動去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