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君
摘要:湖泊類風景區一般具有游覽觀光、度假休閑、會議、療養、文化活動等綜合功能,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地區的湖泊不僅是風景區,更是當地的水源保護區。百花湖作為貴陽市重要飲用水源的定位,使其旅游開發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滿足旅游和水源保護的雙重需要。
關鍵詞:湖泊景觀;水源保護;開發建議
一、百花湖風景區開發建議綜述
百花湖風景區自然環境秀麗,具有比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以貴州省政府頒布的《貴州省紅楓湖、百花湖水資源環境保護條例》為前提,景區開發主要在以保護水源地為目的的基礎上,突出生態環境,以生態修復為主要技術路線,努力恢復湖岸植物群落,突出以百花為主題的山青水碧的自然風景特色,用生態修復的理論,統一水源地保護與景區景觀建設的關系。
開發的主要目標為:近中期目標——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飲水水源保護與生態修復規劃,促進風景名勝區全面開發,利用風景區優美的景色,建立景區、游線和游覽項目的基本骨架,以適應金陽新區中心城區發展的需求。遠期目標——擴大游覽范圍,豐富景觀類型和游覽內容,作景區、景點深度開發,建設有較高文化內涵和游覽特色的風景名勝區,進一步完善旅游度假服務系統,使景區景觀面貌和生態環境面貌進一步成熟,擁有富有吸引力的內容,成為西南乃至全國的著名城市湖濱旅游和度假勝地。順應城市發展的需求,使百花湖風景名勝區能夠形成山青、水秀,四季花開的城市濱水發展區。
二、對百花湖風景區開發建議
1.資源保護與景區開發并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游模式。
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本身就是一對難以避免的矛盾。旅游資源得到開發必然會面對市場、吸引游客;游客的進入、人類的活動也必將給有限的資源帶來壓力;再加上不合理的開發與規劃導致景區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給景區自然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因此,在《貴州省紅楓湖、百花湖水資源環境保護條例》的引導下,百花湖風景區應該走保護與開發并重,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規劃的首要任務是解決旅游開發、人與資源三者的矛盾。
(1)百花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百花湖水環境治理原則為:城鄉居民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首先保護;養殖業和湖內源優先限期治理;城鎮污水優先集中處理;加強對點源污染的治理,實行達標排放;點源、面源結合治理;先內再外,先重點后一般;采用生態治理的方式,全面修復生態環境和水環境。
首先,點源類污染治理方案共分4類:修建污水處理廠處理城鎮污水;加強對煤礦廢水的治理,對湖區周邊不能達標排放的煤礦實行“關、停、并”;小型企業的生產廢水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處理廢水;小型養豬場采用“厭氧+生態模式”處理廢水。
其次,面源類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富營養化問題上,其治理方案主要圍繞如何治理富營養化問題來進行。
最后,湖內污染的治理主要在于:取締湖內的網箱養魚和圍欄養魚;在重點地段對污染底泥進行環保疏浚;將退漁還湖區改為濕地帶;防治機動游船污染。
(2)景區資源保護培育。
百花湖風景區資源的保護培育分為自然資源的保護培育和人文資源的保護培育,主要采取分級保護的方法。
首先,自然景觀保護培育。分為,絕對保護區:即嚴格保護管理和非建設區。對形成景物景觀的所有要素如地形地貌、水體、植被、景物景觀的原物原貌等不得有絲毫的人為破壞或改變,必須完全置于絕對保護管理下,堅決禁止任何建設。一級保護區:形成景物景觀的所有要素,只能作自然植被撫育、風景綠化和景點建設;堅決停禁任何破壞性建設,只能按規劃精心主持游覽景點設計;嚴禁修建旅館、度假村、休療養點、無規劃控制的餐飲和其他旅游接待、商業服務設施;禁止有居住、生產和其他與游憩活動無關的建設;區內村寨以游覽觀光村寨進行建設。二級保護區:區內嚴禁建設與旅游活動無關的設施,不得建設與居住區和任何類別的開發區。三級保護區:這一部分的保護是對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進行保護,對遠景開發利用的景源進行先期重點保護;同時對已劃定的景區起保護作用,從行政的角度保證對景區部分的保護能得到落實,遠期在該區域選點規劃人工旅游娛樂項目如專類旅游娛樂城等。
其次,人文景觀保護培育。分為,絕對保護區,即非建設區,除個別經嚴格選點的景點性景園藝術小品,不得有任何建筑物。一級保護區,即游憩區主體區域,局部可有小品建筑點景和作為游憩設施。總體只能占極小的比例。人文景點建筑則遵循景點本身的歷史文脈,以相應的景觀建筑形式創作。二級保護區,區內除景點建筑外的度假村和休療養建筑,除標志性建筑外,主體應隱蔽布置,退出游憩區視線。選點尤其不能在游憩區視點能及的山頭、山脊。三級保護區,區內經分區規劃控制確定的旅游娛樂城,包括旅游娛樂建筑與設施。
2.統一管理、充分發揮管理作用。
必須規劃先行、設計先行,規劃與設計環環緊扣,根據風景名勝區發展需要,完成包括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景點詳細規劃和景點設計一系列完備的專業工作。
風景名勝區內的絕對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必須作為管理委員會直接管轄區域,不得出售使用權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二級保護區內除部分區域如療養與度假區、服務區、專項活動區和其他非游憩區外,原則上也不應出售使用權,可以與其他單位和個人按規劃設計聯合建設,分享利益。
制定包括水域管理、森林管理、土地管理、建設管理、交通管理、環境衛生管理和其他一系列管理條例與實施細則,并行使政府權力,嚴格執行,必要時通過政府執法部門強制執行。
3.采用網絡式旅游發展規劃,把握觀山湖區開發的契機。
旅游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產業的發展問題,他關系到許多產業與部門。一個景區的旅游開發會關系到周圍許多產業的發展與規劃,從而形成一個無形的、緊密聯系的網絡。
觀山湖區的發展,對百花湖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時下按觀山湖區的17平方公里范圍,由金陽北路到百花湖的距離約7公里;按43平方公里范圍,經金朱路到百花湖只有4公里的距離。百花湖將成為直接臨城市的高原湖泊,承擔一定的市郊公園的功能,有如昆明的滇池、杭州的西湖、濟南的大明湖的地位。觀山湖區的發展將對百花湖景區的功能定位產生巨大的影響。將對其開發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觀山湖區發展規劃要求,百花湖側朱昌以東將成為觀山湖區的城市發展區。朱昌鎮規劃也已經完成。未來的朱昌地區將會成為最有活力的、最吸引人的經濟發展區,把居民引到水源地下游,有利于水源保護,也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水。
百花湖風景區自1985年開放至今,已進入旅游地生命周期中衰落或復蘇的階段。應抓住金陽發展的有利時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重新定位、復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