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杰
摘要:情境教學的宗旨是通過情境的創設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愉快中進行學習,高興學習即“樂學”。情境教學能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注意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動活潑的情境與演示,能引起學生的情緒高漲,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增強與知識的內化和知識的強化,將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轉化為智力因素。
關鍵詞:地理情境教學;情感體驗;激發興趣
地理情境教學,就是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設或制造與地理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迅速而準確的接受新的地理知識,同時促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發展,達到在情境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創設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模仿操練和實際運用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呢?
一、情境導入,精彩的開始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控制者的教師,由于自身的特點、素質、興趣愛好、運用教材和地圖及語言表述的能力等不同,只要能揚長避短,都會設計出各種各樣妙趣橫生的新課導入,激發興趣。
1.音樂導入。
處在仍然貪玩且好奇心重的中學階段,學生對感興趣的信息會倍加關注。如果新課的導入用的是他們喜歡或感興趣的方式,他們的學習勁頭和速度會令人刮目相看。如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臺灣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講授時,播放視頻“日月潭配樂朗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喚起強烈的求知欲。
2.問題導入。
把課文中某些地理現象作為懸念,激起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七年級世界地理《巴西》導入新課時,教師可用巴西“三怪”導入“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個國家就有‘三怪-----酒精當燃料、汽車雙開門、煉鋼用木材。大家來猜猜這是哪個國家。”這樣可以是學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激發好奇心,產生探究新知識的主動性。
3.新聞導入。
時事新聞是與學生生活最為貼近的課程資源之一。利用時事新聞適時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會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地理觀察和思考能力得到初步培養。
二、情景教學,激發興趣,陶冶情操
1.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地理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堂氣氛沉悶是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分析認為,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活地理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符合新課標“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的要求,同時符合減負的需要,并且可以吸引學困生參與教學過程。利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激活地理課堂,在導入時或講授的中間適時地插入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
2.情境貫穿教學,營造體驗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的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不斷強化主體感受,以情境激發求知欲,以情境營造體驗氛圍,讓情境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要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來激發其學習動機、興趣及意志情感,促進其思維、創造能力的發揮。有人認為,設計情境就是在新課教學之前利用有關的實驗、故事、問題等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出新課。實際上,教學情境設計的功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導人新課,情境不應該只在講解新課前發生作用,它應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激發、推動、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生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實踐活動等,在教學的全程發揮作用。為此,教學情境可以分階段設計,逐步地擴展、深人、充實。
3.情境教學法要因人而宜、因課而宜。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論何種情境的創設目的都是為教學內容的學習服務的,所以情境創設一定要立足教材,圍繞教學內容來選取適宜的、科學的真實情境材料,“學習情境越真實,學習主體建構的知識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學習情境的性質決定了學習方式的有效性,決定了所學知識在其他情境中再應用的可能性。”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真實的情境材料來創設最有效地實現教學目的的教學情境,讓情境為教學服務。
通過實踐認為,情境教學法比較適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如果將情境教學法恰當靈活地運用到地理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具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利于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優勢,對地理教學會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總而言之,有效的情境創設改變了傳授知識的單一方式,讓學生從多角度去學習,激活了思維活動,并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達成一致,形成良性循環。中學地理教師要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靈活把握,創設出有價值的課堂教學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雒凱峰.情境主線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以人教版“澳大利亞”為例[J].地理教學,2015,第1期.
[2]騰達.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第27期.
[3]張淑艷.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的研究與實踐[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