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北京紡織控股更名北京時尚控股主題發布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從北京紡織控股向北京時尚控股轉變,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首都紡織工業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嘗試;是時尚語境下,紡織國有企業響應中央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產的號召,優化業氖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轉變不是對紡織傳統的拋棄,而是對紡織精髓的萃取。此次更名活動的舉辦標志著以北京時尚控股為代表的北京紡織服裝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轉變。
在此,我用三句話來概括對北京紡織控股發展歷程的觀察與思考,同時寄托對北京時尚控股未來發展的祝福與期望。
一是顧全大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北京紡織控股作為首都工業的一面旗幟,作為中國紡織工業的重要國有力量,從成立到發展壯大,從制造到時尚轉型,都體現著奮斗精神與大局意識。圍繞首都新定位,北京紡織控股主動疏解了傳統制造,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積極構建適合首都特點的紡織發展新格局。圍繞區域協調發展,北京紡織控股響應國家號召,產業用紡織品節能保溫篷房業務轉移到新疆和田,成為產業援疆的重點項目。
相信更名后的北京時尚控股,將繼續以人民為本,以大局為重,積極與富有成效地推進產業升級、企業改革和事業發展,完善時尚產業生態,形成北京經濟與民生的新支撐、首都時尚與創意的新名片,
二是保持定力:宜觀星辰辨南北,不隨螢火逐東西。社會發展與經濟轉型過程中,國有企業改革面臨著更加艱巨的挑戰,更要迎難而上,承擔歷史責任、肩負時代陡命,不迷失、不放棄。北京紡織控股始終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主營業務和發展基點。即便是在總量壓縮、人員分流、企業重組、區位轉移的陣痛中,即便是在虛擬經濟飛速發展、造富神話不斷涌現的誘惑下,企業依然立定腳跟,堅守紡織。目前,北京紡織控股已擁有銅牛集團、雪蓮集團等企事業單位100余戶,新三板上市企業1戶,2015年底公司資產164億元、營業收入114.89億元、利潤總額4.16億元。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北京紡織控股為行業轉型、國有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企業轉型要有順應時勢的變化,也要有合乎自身的因循。倉業將自己擅長的事隋作為企業轉型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在潮流里多一份定力,在變革中多一份匠心,在利益前多一份思考,這樣能減少很多變革中的迷失與錯漏。
三是主動作為: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在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北京紡織控股正在積極構建以“時尚紡織、科技紡織、服務紡織”為內涵特征,以品牌服裝、應急保障、文化創意為業務支撐的時尚產業集團,完成向北京時尚控股的過渡。企業目前擁有銅牛、雪蓮、雷蒙等8個北京市著名商標;獲得授權專利14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3項。旗下銅牛信息科技公司已成為專業的信息技術開發服務提供商,并在新三板上市。
未來的北京時尚控股要實現時尚轉型,需要順應時勢,積極作為,激發創新的疊加效應、聚合效應與倍增效應。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創新要權衡好四個關系:
在企業定位上,要權衡好自身發展與首都時尚的關系;在協同合作上,要權衡好都市產業與全國產業的關系;在創意發掘上,要權衡好紡織服裝與全球資源的關系;在體系構建上,要權衡好產學研用與跨界合作的關系。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相信北京時尚控股必將為首都時尚產業的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