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密 潘海婷 張晉
摘要: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事業單位開展業務活動、履行其職能的重要物質條件。在現階段,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固定資產疏于管理,有賬無物,有物無賬,賬實不符等問題,如何保證事業單位維持正常的運轉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同時保全國有資產使國有資產不流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固定資產;問題;對策
一、前言
固定資產是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對所占有、使用的國定資產要定期清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將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做到家底清楚、帳帳相符、帳卡相符、帳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 有賬無物:一些事業單位成立時間較久,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薄弱,沒有每年進行資產盤點,對于達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不及時報廢、需要報廢的固定資產不經過審批程序隨意處置,有些資產早已出售、轉讓、損毀、報廢,業務部門不與財務部門溝通銷賬,造成賬實不符,賬面資產虛增。
2. 有物無賬:按照以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基建賬與行政賬是脫鉤的,基建固定資產沒有及時入賬,有些單位基建工程因資金不足,資金缺口得不到及時補足,與施工單位產生財務糾紛的事情屢見不鮮,有些基建工程可能很早就建成但由于單位不能與施工單位結清工程款,無法收到施工單位開出的發票使得固定資產一直沒有入賬,存在長期掛賬的現象。有些單位存在接受捐贈、上級部門配備的一些固定資產,業務部門直接接收到并使用而未給財務部門進行登記入賬;有些單位存在房產、公務用車的調撥,由于移交審批程序復雜、時間久,工作人員一直未去辦理移交手續,出現實物歸移交單位擁有使用,而賬還在被移交單位賬上。
3. 賬實不符: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固定資產只設總賬、明細賬,沒有設置固定資產卡片賬,根據以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提取折舊,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要求固定資產需要提取折舊,仍然有些有盈利的單位顧忌到提取大額的折舊會減少固定資產的賬面數值影響指標的評價,報出的報表比不上其他同類的單位影響單位綜合評價等原因而不進行固定資產的折舊,有些早已經達到使用年限損毀自行處置的固定資產還在賬上。有些單位存在違紀違規建造、購置的資產沒有入賬,形成賬外資產。
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1. 資產管理意識淡薄。沒有定時進行資產盤點,存在對單位的“家底”都完全不清楚的情況,對于使用財政資金、專項資金購買的固定資產存在浪費的情況,單位重購買,輕管理的情況比比皆是。
2. 內控機制不完善。事業單位一般靠財政撥款履行其職能,不同于上市公司需要每年接受注冊會計師審計,接受審計的外部風險小,單位的內控機制不完善,新增的固定資產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程序,固定資產購買、執行、驗收等不相容崗位不分離,產生賬外資產。接受捐贈、調撥沒有通過財務付款的固定資產就沒有入賬;有些單位預算編制不合理或者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有些計劃通過專項資金購買的固定資產并沒有計入專項資金課題里,等到專項資金臨近結題要接受項目審計時存在集中花錢的現象,無法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
3. 部門之間缺少配合。預算編制、組織政府采購和管理固定資產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預算編制不合理,資產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缺少與財務人員的溝通導致接受捐贈、調撥的固定資產不入賬的情況,不及時與財務人員一起核對賬務和實物是否相符,有時候出現固定資產由一個部門轉到另外一個部門而沒有進行登記,可能由于工作任務的分工、人員崗位的調動問題影響固定資產的管理,固定資產轉移出去以后可能后續轉到哪個部門都不清楚,當業務人員需要再次使用此固定資產發現沒有時又繼續列采購計劃,重復購買固定資產,造成資產的閑置與浪費。達不到各部門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理想效果。政府采購活動與實際業務活動相脫節,出現資金浪費和資產閑置等問題。
四、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
財政部門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力度,健全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制度,這對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有一定的規范和參照意義,利用制度規范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購買、使用、處置的一系列行為,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做到有據可依,有所制約,用科學的辦法來保證固定資產的管理運行。
(二)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
事業單位應當在遵循現行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資產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例如將資產的采購、執行、驗收等不相容職位設立不同的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對于新購入的固定資產,要有采購申請、審批資料、合同備案、驗收記錄,并且要保存好相關資料,單位要設立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資產卡片備查賬,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盤點。做到家底清楚、帳帳相符、帳卡相符、帳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落實固定資產使用管理責任制,把管理使用固定資產的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提高工作人員的固定資產管理維護意識。
(三)充分利用預算、政府采購加強固定資產的配置
單位應該在年初根據單位實際情況編制好本年國有資產配置預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固定資產申購部門應根據當年采購計劃報備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根據現有的固定資產與各部門的實際需求進行全盤考慮,對于可以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可以在部門間調劑使用的固定資產盡量調劑使用,可能出現重復購買的固定資產不再購買,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預算審批后單位應嚴格按照年初預算進行采購,對于在《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中或采購金額超過政府采購的最低限額標準的固定資產實行政府采購,節約財政支出,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實行固定資產動態管理模式
現財政部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越來越重視,事業單位每年除了需要填報固定資產決算系統來報告購買的固定資產外,還需填報資產動態管理系統,在固定資產購買前需要進行申報,上級部門通過后才能進行采購。購入后的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使用人、存放地點、資產的處置情況等都囊括在動態系統中,基本做到了對固定資產事前、事中、事后的動態管理,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利用資產動態管理系統購買條碼機,把固定資產貼上專門的條碼并掃描進系統中,對實物資產實行“一物一卡一條碼”管理。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漏洞和問題,無論是在制度層面還是在技術層面、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都有待加強,我國固定資產管理現還面臨著新舊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新舊分類標準的轉變,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新型資產動態管理模式中的有效對接問題也亟需解決,對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真正規范化還需要時間適應。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切實增強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實行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完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健全國有資產處置報批制度,并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通過完善各種管理機制,做到最大限度地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高嵩.淺析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財會,2013(06).
[2]董立新.淺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2(23).
[3]米京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2).
[4]朱莉.淺析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儷人:教師,2015(23).
[5]李秋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5(26).
[6]楊智.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經貿,2016(07).
(作者單位: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