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怡

金融理財產品千千萬,卻仍還有數不清的人止步于理財的門檻。為了改變這個現狀,任衡做了一款以“讓如同你我父母般的百姓能賺錢容易一點”為主旨的APP——聚愛財。
聚愛財自2014年8月上線以來,交易量近百億,這種驚人的交易額度不僅反映出其受歡迎程度,更體現出我國民眾對低門檻理財產品的需求。將一款理財產品做得如此成功,團隊的配合必不可少。“創業公司首先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是我們能夠凝聚在一起,真正干實事的最重要因素。建立在共同理想基礎上的伙伴關系,才是牢不可破的。”任衡是幸運的,找到了和他一同前進的伙伴;他更是用心的,帶領伙伴們朝著他們不變的目標不斷努力。
以專業表態度
任衡的目標是打造“將門檻降低,讓每個人盈利”的理財產品,雖然看起來似乎有些打破常規,但當他談起公司產品與創業團隊的時候,卻讓人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說不出的信任與尊重。
從任衡口中得知,聚愛財目前已開發有“聚愛財理財”和“聚愛財Plus”兩個理財平臺。前者是固定收益類理財平臺,通過與傳統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保險、擔保公司的合作達到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7%-20%:后者則是浮動收益類理財平臺,用戶自由選擇收益預期和理財周期,—鍵購買組合,保本之外有0-300%的年化浮動收益。目前聚愛財Plus可以提供的資產類別包括固定收益類產品、股票類產品、指數期權、美股期權等,還將涵蓋老百姓不容易接觸到的港股、基金、期貨、黃金、外匯、大宗商品等金融產品。
此外,聚愛財還擁有非常專業的人才隊伍——管理團隊的成員,均畢業于斯坦福、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項目及風控高管來自于花旗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技術及運營團隊皆由微軟、Google、甲骨文、愛奇藝、百度等大型互聯網企業從業多年的成員組成。他們用專業的知識和多年的經驗,為共同的理想保駕護航。
用行動報衷心
金融理財在全球的市場都很大,而任衡在美國進修之后毅然決然選擇了中國市場。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還要從他的創業初心說起。2006年他在斯坦福大學研究股票投資量化模型的時候發現,盡管這些模型年化收益穩定在40%左右但還是給有錢人服務的,那么資金不充裕的人怎么辦?任衡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后來,在金融危機中他看到舊金山游行的百姓在警察強勢維持治安的無力,更加堅定了他要為廣大老百姓設計金融服務產品的念頭。
回到中國后,他發現中國老百姓的經濟實力和以往相比有了不小的提高,但由于傳統金融產品的高門檻限制以及中國投資者教育剛剛起步,多數老百姓即使有理財的想法,卻缺乏適當穩妥的途徑。很多金融產品的門檻過高、缺乏專業金融知識導致普通投資人不得不面對四大困境——沒法兒買、沒法兒選、選不好、被人坑。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他希望可以通過聚愛財為中國的老百姓提供平民化、個性化的理財服務和產品選擇,讓普通大眾都有機會接觸金融,真正實現普惠金融,安心金融。“讓每一個普通老百姓能掙錢,讓老百姓有機會參與到金融活動中來。”這句話并不單單是任衡的一個愿望,還是他以報初衷的前進方向。
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每個創業者都有兩個身份——既是產品開發者,又是團隊管理者。如何分配精力、能否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或多或少影響著企業的發展與未來,“我的管理法則就是少管,充分信任我的團隊,而我自己更想專心致志做好技術、產品,以自己的行動讓每個人都能盈利。”這是任衡的心聲,他的堅定與專注使我們對金融理財的未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
任衡的日標是打造“將門檻降低,讓每個人盈利”的理財產品,雖然看起來似乎有些打破常規,但當他談起公司產品與創業團隊的時候,卻讓人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說不出的信任與尊重。